轴型复合组织瓣在修复唇癌术后缺损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轴型复合组织瓣在修复唇癌术后缺损中的应用。方法:2012年7月~2019年2月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收集8例唇癌患者,唇癌扩大切除术后全层缺损占唇总长度的1/3~1/2,根据其缺损的具体情况及患者身体条件,均采用以唇动脉及唇动脉弓为轴心的轴型复合组织瓣进行即刻修复。其中,男患6例,女患2例,年龄在38岁~62岁。缺损部位:上唇2例,下唇6例。缺损面积2.3 cm×2.0 cm~4.0 cm×3.5 cm。结果:皮瓣成活率为100%,优良率为87.5%,患者满意度75%。目前分别随访16个月至6年,均未见肿瘤复发,且唇部形态美观,功能得到改善,患者较为满意。结论:1、应用以唇动脉及唇动脉弓为轴心的轴型复合组织瓣能够修复唇癌术后累及唇长的1/3~1/2中小面积全层缺损,因上唇动脉及上下唇动脉弓位置恒定,且唇部有较多血管分支营养,组织瓣成活率高。2、应用该轴型复合组织瓣,术后唇外形良好,口轮匝肌功能基本不受影响,可在恢复患者唇部正常解剖生理功能的基础上,较好地恢复美学功能。术中无需分离血管与神经,不损伤面颊部组织,术后小口畸形及口角改变的并发症发生率低。3、应用该唇部轴型复合组织瓣修复唇癌术后中小面积缺损,操作简单易行,术后唇的颜色、厚度、质地、弹性均与正常唇组织基本相一致。与其他局部组织瓣转移修复相比,创伤小,瘢痕较为隐蔽,外形美观。4、与交叉唇瓣相比,手术可Ⅰ期完成,治疗周期短,患者花费少,术后痛苦小,护理方便,生活质量高。5、对于部分中等面积以上的较大缺损,可以使用该唇轴型复合组织瓣联合局部皮瓣进行修复,术后效果较好。但对于特大面积缺损及全唇缺损,该术式仍不试用。
|
|
|
|
1 |
张纪兴;;口周复合组织瓣修复唇缺损(附4例报告)[J];水电医学杂志;1994年03期 |
2 |
马木提江·胡塞音;阿丽米热·伊力哈木;;鼻唇沟皮瓣联合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年40期 |
3 |
赵芳;;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鼻翼缺损25例报告[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1年06期 |
4 |
赵芳;;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临床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年08期 |
5 |
李欢诚;陈石海;;耳廓复合组织瓣的解剖基础及临床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0年09期 |
6 |
王寅;刘天一;钱云良;;扩大的耳郭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鼻翼缺损[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8年01期 |
7 |
陈晓芳;李文正;李永立;赵利民;;带蒂耳廓复合组织瓣Ⅰ期修复较大面积鼻翼缺损15例[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7年01期 |
8 |
张明利;;游离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J];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87年01期 |
9 |
陶智潞;用多根游离肋骨复合组织瓣一次性修复颅骨大面积缺损[J];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88年02期 |
10 |
马光生,储嘉琪;应用带蒂胸大肌复合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J];江苏医药;1988年12期 |
11 |
罗远国;覃万安;吴家昌;林舟丹;杨华;;复合组织瓣修复静脉功能障碍患者组织缺损的疗效[J];中国医药导报;2017年03期 |
12 |
刘全;游晓波;蔡震;唐贶昀;张寒;;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
13 |
何成君;崔子伟;刘石;李红艳;崔红英;;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先天性鼻翼缺损[J];中国美容医学;2010年09期 |
14 |
陈琳;姜佩珠;田长学;卢堂;董予东;;足背复合组织瓣修复手背组织缺损[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7年10期 |
15 |
田奉宸,庞晓钢,李润桐,濮礼臣,张洪杰,张澜成,吴正启,金惠玲;耳廓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鼻下端缺损[J];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90年04期 |
16 |
韩雪峰;李健宁;杨大平;徐学武;郭铁芳;郝晨光;刘国锋;马辉;;股前外侧复合组织瓣的解剖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08年03期 |
17 |
宋一平;张发惠;刘宏滨;童讯;王和洪;陈惠萍;刘英;;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腓骨复合组织瓣的临床应用[J];解剖与临床;2006年03期 |
18 |
朱格非;王玉荣;;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鼻翼缺损25例体会[J];临床外科杂志;2006年09期 |
19 |
路来金,宫旭,刘志刚,张志新;掌背动脉逆行皮瓣及复合组织瓣的临床回顾性研究[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4年02期 |
20 |
张开刚,魏海温,江海廷,杨凯,王军;足背复合组织瓣修复手部复合组织缺损[J];实用手外科杂志;2003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