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结构化道路下基于激光雷达的三维检测关键技术研究

王国军  
【摘要】:智能化是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环境感知是智能驾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够实现安全的行驶任务,车辆需要搭载各类传感器(激光雷达,相机,雷达,V2X等)来对驾驶场景进行感知与理解,为后续决策规划提供重要参考信息。然而,在结构化的城市道路场景中,行车环境复杂,人车混行,交通拥堵且容易形成遮挡,这些问题给环境感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道路边界是智能驾驶行车环境中的重要交通要素之一。在结构化道路中,道路边界检测对于智能驾驶行车安全至关重要。它定义了车辆的可行使区域,为决策规划层提供重要的指导信息。然而,实际道路形状复杂多变并且道路内外障碍物存在遮挡,这给当前基于激光雷达的道路边界检测方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三维目标检测是智能驾驶环境感知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基于激光雷达的三维目标检测方法需要依赖锚框作为先验,极大增加了模型的复杂度和计算量,影响模型的泛化能力和性能。因此,如何消除三维目标检测方法对于锚框的依赖,降低模型复杂度和计算量的同时提升模型性能,尚需进一步探索。此外激光雷达点云本身的稀疏性,缺乏颜色和纹理信息,这限制了基于激光雷达的目标检测方法的性能。相机可以提供具有颜色和纹理信息的图像,但是图像和点云是周围环境在不同视角空间下的表达,这给基于激光雷达和相机融合的目标检测方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如何根据不同视角特征的差异实现多模特征自适应融合是当前基于相机和激光雷达融合的三维目标检测方法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利用点云与图像数据分别针对基于激光雷达的道路边界检测,基于激光雷达的三维目标检测,和基于激光雷达与相机融合的三维目标检测等问题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激光雷达的道路边界检测方法研究。针对道路边界检测中障碍物遮挡、道路形状复杂多样等问题,本文在手工提取道路边界特征点的基础上开展了弯曲道路下道路边界点分类和障碍物遮挡复杂道路形状下的道路边界点提取的研究。在道路边界点分类部分,本文提出了两种方法:基于改进的密度聚类方法和基于道路分割线的方法。基于改进的密度聚类方法通过借鉴空间密度聚类和密度峰值聚类的思想,实现了准确的道路边界点分类,但是该算法复杂度高,计算量大。基于道路分割线的方法通过光束模型确定道路分割线进而实现道路边界点的分类,该方法在保证准确性的同时显著降低了计算量,提升了算法的效率。为了准确地提取道路边界点,本文提出采用非参数化的高斯过程模型建模复杂形状的道路边界,通过迭代地高斯过程回归实现了道路边界点的准确提取,同时有效排除道路内外障碍物的干扰。通过KITTI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道路边界检测方法在保证实时性的同时,可以在多种复杂形状和障碍物遮挡道路下准确地提取左右道路边界点,满足了智能驾驶对算法实时性和准确性的要求。2.基于激光雷达的三维目标检测方法研究。针对当前基于激光雷达的三维目标检测方法严重依赖锚框的问题,本文借鉴Center Net中基于关键点检测的思想,提出了无锚框的三维目标检测模型Center Net3D。在检测头部分,对每个像素进行目标中心点分类并直接回归三维边界框。为了使模型能够感知目标的形状信息,本文提出了一个角点分类模块来提升边界框回归的质量。为了解决单阶段目标检测模型中存在的分类置信度与边界框定位准确性不一致的问题,本文通过利用中心点和角点提出了一个高效的关键点敏感变形模块。通过KITTI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基于锚框的模型,本文提出的Center Net3D实现了更好的性能,显著提升了对于困难目标的识别性能,同时消除了锚框和非极大值抑制,整个网络结构更简洁,推理速度更快。3.基于激光雷达与相机融合的三维目标检测方法研究。针对当前激光雷达不同视角点云特征以及图像特征融合的难题,采用注意力机制,本文提出了单阶段的多视图自适应融合的三维目标检测模型MVAF-Net。整个网络包含三部分:单视图特征提取,多视图特征融合和融合特征检测。在单视图特征提取部分以点云鸟瞰图,点云距离图和图像三种数据流作为输入,采用三分支的主干网络分别提取三种输入的特征。在多视图特征融合部分,为了实现逐点多视角特征自适应学习与融合,本文提出了注意力逐点融合模块和注意力逐点加权模块。注意力逐点融合模块通过注意力机制来融合有用的特征同时抑制无用的干扰信息,实现了多视图特征的自适应融合。注意力逐点加权模块通过额外的前景点分类和中心偏移回归来提升网络对于特征的学习能力。通过在KITTI数据集的实验验证了注意力逐点融合和加权模块的有效性,提出的MVAF-Net模型在KITTI测试集上产生了竞争力的结果,并且超越了所有单阶段融合方法。同时相比于Center Net3D模型,显著提升了对于远距离困难目标和小目标的性能,实现了速度和精度之间的最佳权衡。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西安理工大学激光雷达遥感研究中心[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0年S2期
2 高驰;;被马斯克唱衰的激光雷达,最近又火了[J];汽车与配件;2021年01期
3 ;96线车规级可量产,华为卡位全球首个上车的高线束激光雷达[J];汽车零部件;2021年01期
4 梁大飞;张红改;;工程测绘中激光雷达测绘技术的应用策略分析[J];居舍;2021年01期
5 ;RoboSense M1将在Q2启动定点项目量产交付[J];汽车与配件;2021年05期
6 宁振伟;谢刚生;钟晓兰;;手持激光雷达扫描系统在农村房地一体测量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21年02期
7 曾加柱;洪鑫龙;王世龙;覃柏伟;;激光雷达云台开发[J];科学技术创新;2021年08期
8 高桃峰;;高速公路扩容项目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1年02期
9 谭晶宝;;激光雷达上车疑云[J];汽车观察;2021年03期
10 杜娟;宋鹏程;;气溶胶激光雷达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环境保护科学;2021年02期
11 张宏群;刘开辉;郑峰;陈佳力;陈思;;基于二维激光雷达植株高度测量系统的研究[J];电子测量技术;2021年04期
12 林溪;;测绘新时代的技术趋势与乾坤——企业家畅谈遥感、北斗、激光雷达、智慧城市[J];中国测绘;2021年01期
13 杜莎;;激光雷达量产路上的机会与挑战[J];汽车与配件;2021年09期
14 朱培志;刘秉义;孔晓娟;杨倩;;星载海洋激光雷达叶绿素剖面探测能力估算[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年02期
15 裘家伟;章振;余赛芬;魏天问;袁金龙;夏海云;;1.5微米大气探测激光雷达研究进展(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年03期
16 班超;潘蔚琳;王睿;黄文涛;柳付超;王章军;方欣;程学武;胡红桥;;南极中山站瑞利散射激光雷达的初步探测结果(英文)[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年03期
17 刘迎春;高显连;贺岩;崔晨彦;高剑新;俞家勇;蔡龙涛;吴发云;;全国林草资源调查机载大光斑激光雷达挂飞检校和验证[J];林业资源管理;2021年02期
18 邱琴;张文革;王蕾;曹姗姗;孙伟;;基于背包式激光雷达的天山云杉林单木因子估测[J];林业资源管理;202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辉;赵雪松;孙彦飞;王铁栋;薛向锋;庆丰;;多波长偏振激光雷达重叠系数的校正[A];第十六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交流会摘要集[C];2016年
2 白建博;;可实现实时的三维数据采集的激光雷达[A];上海市激光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3 赵弋峰;韩香娥;王芳芳;;基于扫描振镜激光雷达的运动目标定位与跟踪[A];国防光电子论坛第二届激光雷达成像探测技术及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4 陈晓清;庄钊文;马君国;付强;;相干激光雷达距离像距离反常的机理及抑制方法[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1)[C];2009年
5 李琦;夏志伟;丁胜晖;王骐;;一种基于非局部均值的激光雷达距离像去噪算法[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6 夏志伟;李琦;王骐;;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相干激光雷达距离像复原仿真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周明;李琦;王骐;;几种激光雷达强度像边缘检测算法性能评价[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赵朝方;李晓龙;马佑军;齐敏珺;;多通道海洋激光雷达机载实验初步分析[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龚威;;多光谱对地观测激光雷达[A];第十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刘东;王英俭;王志恩;周军;;星载大气探测激光雷达发展和数据应用[A];第十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11 黄建平;;激光雷达对气溶胶和云辐射效应的探测研究[A];第十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12 赵远;;基于声光器件远距离无扫描激光雷达[A];第十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13 陈玉宝;柴秀梅;高玉春;;云气溶胶激光雷达研制[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 气象雷达探测技术研究与应用[C];2014年
14 李琦;傅俊诚;李自勤;李霖;王骐;;激光雷达图像边缘检测[A];2002年中国光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5 高智;仲思东;宋丽华;;基于激光雷达数据的三维模型重建[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6 王杨;王茜蒨;崔小虹;彭中;;基于激光雷达的空间碎片监测系统的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7 许元男;赵远;张勇;张宇;靳辰飞;孙秀冬;;成像激光雷达基于强度像分辨目标局部的作用距离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8 饶文辉;江月松;;激光雷达偏振成像遥感技术研究[A];全国第十届信号与信息处理、第四届DSP应用技术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9 陆威;付强;李连江;王骐;;脉冲扫描成像激光雷达信号模拟器的研制[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C 激光技术与应用专题)[C];2006年
20 董国峰;李琦;王骐;;利用特征融合的相干激光雷达目标探测仿真研究[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D 光电信息处理技术专题)[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国军;结构化道路下基于激光雷达的三维检测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21年
2 郑朝阳;地基激光雷达网数据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0年
3 周雨迪;用于水体光学特性探测的海洋激光雷达研究[D];浙江大学;2020年
4 张欣婷;激光雷达三维形貌测量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5年
5 刘群;星载海洋激光雷达多次散射信号模拟与探测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20年
6 尹露;分布式激光雷达与视觉信息融合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20年
7 刘钊;无人车2D激光雷达结构化环境感知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8 徐沛拓;海洋激光雷达系统研制及典型探测结果[D];浙江大学;2021年
9 满其霞;激光雷达和高光谱数据融合的城市土地利用分类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10 裘家伟;基于1.5μm单光子探测的机载偏振激光雷达[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0年
11 杨钰潇;面向远程移动污染源排放监测的激光雷达跟踪控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1年
12 刘秉义;车载测风激光雷达性能优化和风场反演[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13 李路;星载高重频激光雷达光机结构设计及其稳定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1年
14 贾晓东;1.55μm相干测风激光雷达样机的研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15 蔡龙涛;国产星载激光雷达全链路森林回波仿真及森林结构参数反演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21年
16 韩飞;皮米级带宽滤光技术及其在全天时瑞利测风激光雷达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0年
17 王强;基于激光雷达数据与多角度遥感模型的森林参数反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18 王宏;煤矿机器人激光雷达与惯性传感器导航理论及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19 武艳伟;星载混合体制测风激光雷达仿真设计及数据处理[D];北京理工大学;2018年
20 徐璐;Gm-APD脉冲累积激光雷达探测性能提高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潘彦宇;旋转式单线激光雷达扫描控制与应用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21年
2 陈东鹏;林业背包式激光雷达多传感器集成系统及数据融合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21年
3 刘岩;车载激光雷达的建模及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20年
4 高爱臻;扫描激光雷达的系统研制及应用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5 胡鹏;增益调制成像激光雷达弱信号检测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龙强;基于激光雷达的低层大气光学特性探测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7 何姜;增益调制型无扫描成像激光雷达的原理与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8 席泽华;扫描激光雷达绝对角度高精度测量系统方案设计[D];西安理工大学;2021年
9 姜云;末敏弹弹载激光雷达扫描成像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20年
10 胡琼琼;基于激光雷达的室内移动机器人建图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21年
11 刘娟;基于相干测风激光雷达的南京风场特征及污染过程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1年
12 卢青青;沙氏大气激光雷达偏振滤波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20年
13 陈骁;成像激光雷达目标特征提取与识别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14 李丹;基于地基扫描与机载成像激光雷达的森林参数反演研究[D];西南林业大学;2012年
15 张小雪;提高星载激光雷达海面风速探测精度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16 高峰;成像激光雷达系统仿真及实验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17 杨超;双通道动态三维成像激光雷达的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8 徐丽;钠层测风测温激光雷达原理及数据处理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8年
19 孙国锋;成像激光雷达的噪声效应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20 宋娟;双波长激光雷达的研制与探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本报记者 张依依;激光雷达资本市场开始降温?[N];中国电子报;2021年
2 本报记者 苏小张;追光者[N];经济观察报;2021年
3 本报记者 祝魏玮 实习记者 郝俊;对地观测研究催生激光雷达发展潜力[N];科学时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李自强;大气污染防治激光雷达上线[N];成都日报;2021年
5 深圳特区报记者 闻坤 实习生 陈艺晴;激光雷达行业的“领跑者”[N];深圳特区报;2021年
6 记者 吕扬;西安理工大学激光雷达助力“分秒级”天气预报[N];陕西日报;2021年
7 本报记者 陈燕南 童海华;激光雷达爆发前夜:企业谋求上市、量产成当前难题[N];中国经营报;2021年
8 本报记者 张依依;车规级激光雷达成“标配”还要等多久?[N];中国电子报;2021年
9 首席记者 杨斌鹄;西安企业硬科技项目拔得头筹[N];西安日报;2018年
10 记者 张潇 实习生 孙荻菡;我市企业掌握固态激光雷达核心技术[N];西安日报;2019年
11 本报记者 刘杨;炬光科技聚焦激光雷达领域[N];中国证券报;2021年
12 记者 付丽丽;张兴赢委员:我国将发射全球首颗主动激光雷达二氧化碳探测卫星[N];科技日报;2021年
13 本报记者 温才妃 通讯员 许文艳 李晖;勇拆雷达的“追光”人[N];中国科学报;2021年
14 首席记者 王海荣;激光雷达加速“上车”[N];深圳商报;2021年
15 每经记者 孙磊;华为、蔚来相继加码布局激光雷达 自动驾驶这项技术为什么越来越火?[N];每日经济新闻;2021年
16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勋祥;到南极部署中国自己的激光雷达[N];青岛日报;2021年
17 深圳商报记者 董芳芳;镭神智能:激光雷达进入世界第一梯队[N];深圳商报;2021年
18 记者 唐益 缪晓剑;“激光雷达+无人机”锁定污染区域[N];中山日报;2019年
19 南方日报记者 郜小平;自动驾驶企业在中国遇冷?[N];南方日报;2019年
20 记者 孙江宇 曲原;我市启用激光雷达走航车[N];营口日报;202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