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教育公平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与高新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的发展程度已成为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必要条件,并且成为各个国家增强国家竞争优势的主要方面。教育是促进人力资本积累与知识进步的重要手段,教育的发展关系着国家竞争力的提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是在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权利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近年来,虽然中国教育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但我国教育领域的供给侧产品与服务越来越无法满足人民对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教育公平问题日益突出,在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与教育结果公平的道路上存在诸多问题,这严重阻碍了我国教育可持续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教育具有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的发展的重要作用,而教育公平恰恰是推动教育实现其两大功能的驱动力。高素质劳动力的形成有赖于教育,而教育公平则是确保劳动力质量和数量的关键。通过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教育供给侧的质量和效率,在推动教育公平的同时,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促使教育资源的区域协调发展。通过对教育供给侧的改革,满足受教育者对于教育的需求,在实现其个性发展之后,提高受教育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人口素质。可以讲,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促进教育公平提供基本保障,是实现社会公平与维持社会和谐的基石,更是实现共同富裕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深入研究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实现中国教育公平的路径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围绕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教育公平的构建,共分六个部分,包括五章以及结论:第一章绪论:提出问题,对以往文献进行综述,统一文章结构,技术路线安排,明确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教育公平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章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介绍;其次,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教育公平理论进行追根溯源;再次,论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我国教育公平的促进作用;最后,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教育公平的要求进行论证。第三章中国教育公平的探索历程:本章将中国推动教育公平的历史演进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时期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在每一个阶段本文将系统研究该时期的思想演进、实践举措与实践成果。第四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中国促进教育公平的成就与挑战:本章将系统梳理我国促进教育公平所取得的成就。其后,从供给保障、供给多样性、供给结构三个层面深入研究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教育公平面临的挑战。第五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中国教育公平的对策:新时代促进中国教育公平,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加大政策调控力度、广度和深度,多维度释放政策效能。既要注重供给侧的顶层设计,凸显政策引领作用;又要关注供给适配性,推动教育行业高质量发展;还要重视供给结构的优化配置,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分配。结论对全文的观点进行概括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