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摘要】:目前数字经济已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5G基站、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志着我国正在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大力夯实基础;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中心等技术也正在与传统经济相结合,未来数字经济将持续渗透到各行各业,成为一种辐射广泛的新经济形态。首先,本文在梳理数字经济发展脉络以及国内外数字经济相关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选取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融合应用、数字产业化、数字发展环境四个维度建立省域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经测度发现目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北京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中部地区其次,而西部地区如青海省、甘肃省等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其次,从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结构优化两个方面探究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利用2013-2019年我国各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基准回归验证了我国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并且这种促进效应是非线性的,数字经济的发展会进一步拉大省域间的经济差距。然后本文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验证发现数字经济能够通过产业专业化集聚和产业多样化集聚两种途径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此外,由于主导产业在产业结构体系中迅速发展并对其他产业部门起到引导和支撑作用,其发展对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具有重大的影响,本文基于产业关联理论选择出了各省域的主导产业。结果显示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即ICT产业对其他产业部门的引导和支撑作用不断增强。通过测算各省份数字经济与主导产业发展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发现我国各省份数字经济与区域主导产业的耦合度普遍较高,即数字经济与区域主导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度较强,并且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也会逐步提升。最后,本文基于我国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检验结果,对各省份未来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