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对乙醛酸诱导的猫尿石症调节作用的验证研究
【摘要】:在猫的临床疾病中,尿石症是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下泌尿道疾病。猫尿石症是对泌尿系统各部位结石的统称,多见于尿道结石和膀胱结石。在宠物临床上,不应该认为猫尿石症是一种单一病因的疾病,而是应该将它视为各种致病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宠物医生应该对患宠进行全面的临床检查和评估,同时尿结石的清除并不意味着治疗的结束,而是一系列治疗研究的开始,从而确定更加行之有效的预防计划和治疗方案。首先,根据现有猫尿石症流行病学调查可知,该病致病因素多,对宠物健康危害大,手术治疗存在较高风险,保守治疗存在周期长、易反复且不宜根治的特点。若对猫尿石症的治疗和预防方法进行深入研究,这就需要建立该病的动物模型,而目前未有阐述猫尿石症动物病理模型构建方法的文献报道。为解决上述问题,本课题利用乙醛酸作为造石剂,并在诱石剂乙二醇的诱导下,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在猫上安全有效地构建起了尿石症猫模型,在21d内使实验组的尿液中产生大量结晶,并且尿液和血液学生理指标发生明显变化。这将有助于深入研究猫尿石症的发生机理,从而防止和推迟结石体的形成,并找到可以预防猫尿石症的新药物,拓展治疗猫尿石症的新思路等方面均有参考价值。另外,肠道菌群测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更多疾病防治方法的创新突破变为可能,也揭示了肠道菌群与各种健康问题之间的密切联系。现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尿石症的病理生理学指标。本课题利用混合抗生素干扰肠道菌群和粪菌移植的方法,在患有尿石症的模型猫上验证了肠道菌群对尿石症生理指标的调节作用,健康菌群可以让部分尿液、血液学生理指标恢复到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的水平(P0.05),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病情发展,有助于部分生理指标恢复到健康范围,证明了肠道菌群可能是未来治疗或预防猫尿石症的潜在选择,为今后猫尿石症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