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制造企业信息技术能力、数字化转型战略和数字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
【摘要】:数据已成为与土地、劳动、资本同等重要的新型生产要素和创新产出驱动力,5G技术、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已快速渗透到社会和经济的各个方面,并催发了全新的经济业态和全面的产业变革。尤其是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的全面爆发阻碍了人员的跨地域流动和社会群体的聚集行动,直接影响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等组织活动。愈加复杂的外部情境使对劳动力具有较大依赖性的传统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重新思考企业的组织运行逻辑和如何成功利用数字技术实现企业的转型发展成为所有传统制造企业亟待解决的生存难题。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创新是一个新兴研究主题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受到国家政策、产业界和学术界的多方关注。在实践过程中,因数字经济和动荡外部环境的双重冲击,越来越多的大型传统制造企业被新兴互联网企业超越并失去了原有的竞争地位,企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传统制造企业除了依靠传统的技术革新和市场拉动转型升级外,还可以依靠数字技术这一新兴生产要素为其转型赋能(杨雅程和雷家骕等,2021;吕铁,2019)。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表现为其利用数字化技术带来的机遇所采取的“全面行动”,是由数字化技术引发的组织战略变革(Sambamurthy等,2003;Bharadwaj等,2013)。现有关于传统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仍处于探索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创造机理(杨雅程和雷家骕等,2022)和理论逻辑(刘洋和董久钰等,2020)的初级阶段,少数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探索了一些典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实际上,传统制造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和开展数字创新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组织活动,且不可避免地遭受技术能力不足、制度环境和行业环境动态性等多种内外因素的综合影响,但现有研究对其如何兼顾内外不同因素以成功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和成功获取数字创新绩效的研究较少。传统制造业企业从开发信息技术能力到成功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和获取数字创新绩效的路径机理仍是一个未被深入探索的研究议题,特别是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如何匹配企业内部不同属性的资源和能力以应对制度环境和行业环境的双重挑战并获取数字创新绩效仍是困扰学界和管理者的难题。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主要开展以下研究:一方面,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和制度理论视角,探索了传统制造企业如何匹配组织内部的信息技术能力(IT能力)和组织合法性资源以成功开展数字活动并解决来自制度环境的合法性挑战:(1)分析IT能力对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和获取数字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2)探讨组织合法性对传统制造企业IT能力、数字化转型战略和数字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快速传播性和迭代性也加快了企业数字化变革的速度,这使传统制造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所处的环境具有更高水平的易变性和不可预测性。本文进一步基于权变理论视角探讨了环境动态性对IT能力、数字化转型战略和数字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在动态能力理论、制度理论和权变理论的现有相关研究基础上,系统分析了IT能力、数字化转型战略、数字创新绩效、组织合法性和环境动态性的现有文献。并进一步利用三个传统制造企业的探索性案例研究构建了本文的理论模型,并基于理论模型提出了16条研究假设。最后通过对231份传统制造企业的样本进行线性回归分析、Bootstrap分析以验证研究假设,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IT能力有助于传统制造企业获取数字产品创新绩效和数字流程创新绩效;(2)数字化转型战略在IT能力和数字创新绩效(数字产品创新绩效/数字流程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3)组织合法性积极调节数字化转型战略和数字创新绩效(数字创新产品创新绩效/数字流程创新绩效)的关系;(4)组织合法性正向调节IT能力、数字化转型战略和数字创新绩效(数字创新产品创新绩效/数字流程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5)环境动态性对IT能力和数字化转型战略之间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6)环境动态性对IT能力和数字流程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起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但对IT能力与数字产品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不显著;(7)环境动态性对IT能力、数字化转型战略和数字流程创新绩效/数字产品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存在显著正向调节影响。本文探索了传统制造企业如何在动态环境和制度压力下通过匹配信息技术能力和组织合法性资源以成功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和获取数字创新绩效,是对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创新现有研究的一次有益延伸,同时对传统制造企业开展数字化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