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汽车零部件协作体系研究
【摘要】:零部件工业是发展汽车工业的基础,没有强大的汽车零部件工业,就不可能有强大的汽车工业。研究汽车零部件协作体系就是研究汽车零部件企业采取什么样的模式,采用什么样的方式,也就是说采取什么样的产业组织形式为汽车整车进行配套协作,从而促进零部件工业的发展。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变化,资源配置方式、产业竞争模式和产业组织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各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已经受到普遍的重视。
近年来,从我国整个汽车零部件行业来看,生产企业逐渐由小型企业向大、中型企业发展,产业结构基本趋于合理,产业集中度有了较大提高;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从业人员、固定资产、产销量、销售收入和利润以及出口创汇额等指标稳步增长。据统计,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创汇在汽车行业中的比重在50%左右。可以说,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无论是发展,还是产品的出口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都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世界各主要汽车生产国发展汽车零部件工业的进程表明,零部件工业与汽车工业基本实现了同步发展的。美、欧零部件工业的发展超前于汽车工业,日、韩汽车零部件工业虽滞后于汽车工业,但经过采取措施,基本上与整车同步发展。而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始终滞后于汽车工业,建设了整车厂,零部件生产却上不去,不能及时保证零部件供应,限制了整车的发展。目前,主要是依赖大量进口零部件,整车的成本居高不下,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可见,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发展壮大汽车零部件工业在我国已成必然趋势,如何发展零部件工业,建立与整车相配套的零部件协作体系,实现与汽车工业同步,甚至超前于汽车工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我们需要研究和探讨的一个新课题。
吉林省作为全国最大的汽车工业基地,需要建立汽车零部件协作体系,对于发展吉林省的零部件工业是非常必要的。一是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必将促进零部件工业的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
WP=58
高,国内汽车市场将保持快速增长,产品需求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载货汽车需求量将继续增长,但市场份额将有所下降;轿车、客车、尤其是微型客车的需求量将有较大增长,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高。这些为吉林省汽车零部件工业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二是随着我国加入WTO,特别是经济的全球化,也为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只要我们建立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具有相当规模的汽车零部件工业,就能降低整车的生产成本,提高与欧、美、日、韩等汽车公司竞争的能力,实现汽车的国产化,同时扩大出口份额。这也是建立汽车零部件协作体系的最终目的。三是整车市场的竞争导致零部件的竞争更加激烈,世界著名的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已经采取独资或合资合同制方式进入我国市场。这就迫使我们必须发展自己的汽车零部件工业,要利用高新技术,提高开发能力和制造水平,扩大经济规模,形成汽车零部件协作体系,增强竞争实力,参与国际竞争。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汽车零工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和分析表明,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与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的汽车零部件行业相比,在发展模式、产品数量、产品科技含量、生产供货方式、研究开发能力上,以及汽车整车厂与零部件企业的配套关系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特别是加入WTO之后,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面临严重威胁。同时,通过对吉林省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目前吉林省汽车部件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吉林省汽车零部件协作体系提供了依据。
本文主要研究了发达国家汽车工业整车与零部件企业协作模式,并对我国汽车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的协作关系进行分析。目前,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在协作关系上具有代表的基本上有两种模式,即双向垄断的日本模式和自由选择的欧美模式。通过对比分析,本人认为,日本以合作为基础的分层转包模式优于我国的直协模式,欧美以市场竞争为基础的传统模式也在向以合作为基础的分层转包模式的方向发展。这对于研究吉林省汽车零部件协作体系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运用产业经济学的产业组织理论和区域经济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梯度推移理论,对吉林省汽车零部件协作体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建立吉林省汽车零部件协作体系影响因素的分析,借鉴汽车工业发达国家零部件与汽车整车的
WP=59
协作模式,提出了以建立协作合同或整车企业资金注入为主要协作方式的三种适合于吉林省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的汽车零部件协作体系,即组建吉林省汽车零部件集团,建立统一的汽车零部件协作体系;组建不同种类、不同行业的专业化汽车零部件公司,建立以整车企业为核心的多级零部件供应商分级供货的多层次配套协作的专业化汽车零部件协作体系;结成战略联盟,建立分别配套的汽车零部件协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