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高等学校现行社会保险问题初探

陶秀丽  
【摘要】:社会保险关乎国运,惠及子孙,是社会保险制度的核心。其内容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与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高等学校的社会保险作为收入分配中的组成部分,是高校教职工薪酬中的一种延期报酬,是一个涉及每一个社会成员根本利益的问题,也是所有高等学校教职工十分关心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开放后的持续增长,我国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结构已有了很大变化,社会心理和经济行为已经并正在发生深刻的演变,人们对社会保险问题的关心程度、参与意识、理性思考的深度也在不断地加强和深化。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刚刚提出时应运而生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以及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人事制度的深化,特别是许多高校近年来进行的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我国高校的社会保险问题从无到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高等学校的社会保险工作的开展,还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本文以当前高校实施社会保险工作中遇到的部分突出问题,归纳并加以分析,以期今后更好地探索社会保险在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做出一点努力和尝试。 高等学校是高等教育的办学载体,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使得政府与社会都密切关注着,从而使每一位关心中国前途和命运的人,具有强烈地紧迫感和使命感,因而要求每一位社会成员,要真正树立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和“百年 WP=36 大计,教育为本”的思想,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落实高等教育的战略地位;在社会保险作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器与安全网中,高等学校的社会保险在整个系统的特殊性应该得到充分重视。 目前,社会和政府对高等学校在现行社会保险制度中的地位,偏重于强调其所承担的社会保障义务,而保护高等学校在社会进步中推动器作用的积极性不足,导致关系到高等学校社会保险工作相关的政策制定与执行,缺乏严密性和一致性,由此出现了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高校现行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范围的放大及由此产生的养老待遇的无对应性;高校正常参保人员的养老金与现行高校同类人员退休费的差异性;政府制定出台了失业保险政策,而又在其全额拨款的高等学校不保证经费;现行的养老保险的开展,因存在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性质差异与各地方政府出台的事业单位养老待遇的差异,造成人员流动的实际不通畅等问题。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指出,社会保障的最初动因是保障人类自下而上的基本需要。根据其提出的人类五大需要层次论,社会保障的第一层次即为全体社会成员的生存需要,政府对此责无旁贷;第二层次即为社会保险,全体社会成员要在遭遇年老、生病、伤残、生育、失业、死亡等风险时,由社会给予其一定物质帮助;第三层次是社会福利。它被理解为一切旨在改善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的社会措施,是在人们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基础上,对生活环境、便利条件、舒适以及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其实质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其实现程度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反过来又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WP=37 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容置疑的地位,因此,在确定高等学校义不容辞地承担着社会保障义务的同时,要充分重视其特殊性。政府作为社会保险的主体、责任者,认识上应该对高等学校的社会保险在社会保险系统中的特殊性有足够重视:定位上,给予特殊倾斜政策;管理上,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措施上,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办事效率。真正使高等学校的社会保险作为再分配形式中的一种延期劳动报酬,充分发挥其在社会“稳定器”的稳定作用和“推进器”的激励机制作用。 基于这种思路,我们就在当前社会保险制度尚须完善的阶段,防止出现现行高等学校的社会保险工作中参保范围的不严格对应性及退休养老待遇政策制定的不严密性;即使出现问题,也能迅速有效地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认真务实的态度,高效率的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制定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加以妥善解决。 社会保险作为国家强制推行的险种,具有明显的政府行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及业务人员,包括高校自身的认识,对高等学校的社会保险问题应建立这样一种理念:重视高等学校参加社会保险在社会保险系统中的特殊意义,政府要确立高校社会保险社会推进器的作用,政府的社会保险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中,重视社会保险的延期报酬效应。 进入21世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焦点是人才的竞争,是全民素质的竞争。高等学校作为必须构建的人才高地,在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等 WP=38 教育事业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人力资源的状况,中华民族的繁荣复兴,归根结底取决于高校所在的国家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纵观世界教育现状和未来国际形势的发展,各国间人力资源素质的差距不但十分显著而且将长期存在,国际间高层次人才争夺会进一步加剧,高等教育的发展将更倍受关注,而高校的社会保险,关系到每位教职工以及社会每一位成员的切身利益,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高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通报[J];经济与管理研究;1996年03期
2 赵德营;关于高等学校事业性收费管理问题的探讨[J];财税与会计;2000年06期
3 陈清龙;发展高等学校科技园区之我见[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0年03期
4 湖北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课题组;高校后勤社会化新模式的探讨[J];教育财会研究;2000年02期
5 高仙芝;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J];内蒙古财会;2002年09期
6 萧成勇,朱红;高校科学研究事业的法律保障[J];运筹与管理;1995年S1期
7 刘高歌;高等学校实行新会计制度浅析[J];经济纵横;1998年06期
8 马明智,车光弼;发挥会计职能 提高高等学校经济效益[J];林业财务与会计;1998年11期
9 涂孙红;高等学校如何进行新旧会计制度衔接[J];预算管理与会计;1998年10期
10 商蕴;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财会研究;1998年02期
11 李若冰;高等学校实施新会计制度后的预算管理问题探讨[J];教育财会研究;1998年05期
12 王志红;关于高等学校新会计制度执行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财会研究;2001年03期
13 汪丛梅,黄维娟;关于高校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14 罗小红;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体制之我见[J];审计与理财;2004年02期
15 张开祝;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高等学校责无旁贷[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6 马文平;关于建立健全高等学校学费收缴制度的探讨[J];教育财会研究;2004年03期
17 李金泉;关于高等教育成本的两个问题[J];价格月刊;2004年12期
18 何国新;对当前高校改革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两点认识[J];工业工程;1995年S1期
19 俞云平;美国促进高校科研成果向企业界转化的措施与启示[J];航天工业管理;1995年10期
20 陶忠保,曹梦霞;加强高等学校基础性研究的对策[J];管理科学学报;199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杭州市、浙大2006年"市校合作"规划研究课题组;何文炯;;杭州市农民工社会保险政策研究[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选集(第五辑)[C];2005年
2 刘志虹;;江西省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探讨[A];科学发展观与劳动保障问题研究[C];2005年
3 吴志水;;断保,我们应高度警惕的社保缺口——江山市企业养老保险断保情况浅析[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三辑)[C];2003年
4 ;2007浙江就业报告 农民工问题研究 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研究[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农民工问题研究”课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5 黄黎若莲;郑功成;蒋晓阳;;无社保下的自救:中国农民工的社会保护[A];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鄞益奋;;论澳门特区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角色转型[A];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吴宗法;;农村移民社会保险研究[A];水库经济论文集(2007年)[C];2007年
8 赵建光;凌岚;;论政府在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发展中的作用[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梁雄军;刘平青;;农村外出务工者参加四项社会保险的现状与对策——基于浙、闽、津五市(区)1702个样本的问卷调查[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甄广恩;董嘉强;;代理社会保险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北京人才服务行业协会2003、2004、2005年获奖优秀学术研究成果汇编——人才市场的发展与创新(第二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达轩;论地方中心城市高校的建设和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胡弼成;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3 刘承波;信息时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变革及其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2002年
4 刘继荣;高等学校合并重组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5 朱泓;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6 周志刚;高等学校办学效益综合评估理论与实践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7 李健宁;高等学校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念;社会保险分析与政府职能定位[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9 秦莉;论里根时代的福利改革[D];复旦大学;2006年
10 祝亚雄;奥地利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秀丽;高等学校现行社会保险问题初探[D];吉林大学;2004年
2 石正义;我国高等学校法律地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颖;高等学校教学目标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4 冯海虹;我国高等学校信息披露制度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5 张泽麟;高等学校战略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6 朱洪波;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7 金涛;中国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8 李保升;河北省高等学校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9 谢沛铭;论合并高校的学科融合[D];中南大学;2003年
10 黎志华;高校竞争优势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抟轩;他管活了群众的养老钱[N];延边日报;2005年
2 省政协委员 唐玉英;跨省务工人员在异乡的社会保障权益亟待关注[N];光华时报;2007年
3 见习记者  马晓燕 陶玮 通讯员  姚建海;“五费合征”保障劳动者权益[N];嘉兴日报;2006年
4 陈远志 周立功;扩面征缴加稽核 统一行动收获大[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5 林晓洁;郑州市推出社会保险举报奖励办法[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6 ;郑州市社会保险稽查办法[N];郑州日报;2007年
7 张璐通讯员 冯兆君;城乡职工群众全覆盖[N];天津日报;2008年
8 通讯员 陈海燕 记者 姚新媛;我市开展社会保险专项检查[N];连云港日报;2008年
9 见习记者 杨巧玲;全市非公经济社会保险扩面专项行动会议召开[N];朔州日报;2008年
10 吴学安;全国统一社保任重道不远[N];工人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