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葛根素对实验性脑缺血GAD、VEGF表达变化的影响

齐中华  
【摘要】:近年来,随着对缺血性脑损伤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神经保护治疗已成为临床神经病学治疗的一个变革性概念。脑缺血性损伤时,脑内兴奋性氨基酸的合成、释放明显增加,兴奋性/抑制性氨基酸的动态平衡被打破。研究发现脑缺血后,伴随着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增加,脑内抑制性氨基酸如γ-氨基丁酸(GABA)的浓度也升高,以拮抗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GABA在体内由谷氨酸脱羧酶(GAD)脱羧形成,GAD是GABA合成的限速酶,直接影响脑组织中GABA的浓度,GAD特异性定位于GABA能神经末梢,在脑组织中分布与GABA能神经元基本一致,可以认为是GABA能神经元和末梢的特异性标记物,只有GABA能神经元才有GADmRNA的阳性表达。因此,GADmRNA可作为GABA能神经元存活的标记,并且在脑组织中比GABA更稳定。GADmRNA转录水平与GAD免疫活性是一致的[7],常通过测定脑组织中GAD活性或GAD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形态来反映中枢神经系统GABA能神经元的功能状态[8]。 GABA可以拮抗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它主要通过促进氯离子的传导,有效的阻断突触后去极化及电压依赖性Ca2+通道的开放,降低正常灌注/缺血性神经元的代谢率和氧的消耗,从而使神经元易耐受缺血性损伤[9]。 VEGF在正常成人和动物脑组织中仅有较低的表达[15、16],病理情况下如脑缺血时可以诱导VEGF的表达[17、18]。VEGF可增加血管通透性,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诱导血管发生,防止毛细血管 WP=44 消失,保护内皮细胞不致发生程序性死亡,刺激轴突生长和改善神经细胞的存活,对缺血脑组织具有神经保护作用[20-22、50-52]。 实验方法:选用健康Wistar大鼠168只(体重250-300g),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在动物模型基础上,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及RT-PCR方法分别检测大脑中动脉闭塞后不同时间点对照组和治疗组GADmRNA及VEGFmRNA在局灶性脑缺血中的表达。另外,观察葛根素对其神经症状、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的影响。 实验结果:原位杂交及RT-PCR显示,正常组及假手术组GADmRNA、VEGFmRNA在脑组织中表达较弱。对照组和治疗组GADmRNA、VEGFmRNA在局灶性脑缺血后6小时即开始表达增强,分别在72和24小时达高峰,后逐渐下降,GADmRNA表达至第二周仍高于正常,脑缺血后7天VEGFmRNA转录接近正常水平,治疗组GADmRNA、VEGF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 研究结果提示,葛根素可以减轻缺血性脑卒中动物的神经症状,改善缺血区的病理组织学变化,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后GADmRNA、VEGFmRNA的表达,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葛根素是中药葛根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异黄酮类化合物,因其具有明显的改善微循环,提高局部血流量等作用,近年来广返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23-25]。另有研究表明,葛根素还能阻断自由基的产生、释放,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本研究在成功制备了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动物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从基因水平深入探讨了葛根素及其神经保护作 WP=45 用的机制。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GADmRNA、VEGFmRNA在脑缺血后的表达明显增多。本研究不仅是对以往研究结果的进一步确认,又是对局灶性脑缺血神经保护研究的促进,为葛根素在临床脑血管病治疗上的应用提供了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启功,王琳,陆再英,苟志平,蒋学俊,杨汉东;葛根素抗心肌缺血及其机理的实验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8年05期
2 张军 ,扬克文;葛根素在大鼠尿和胆汁中的代谢物[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6年03期
3 钟平华,唐朝明;葛根素及其提取物的现代应用概况[J];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S1期
4 郑新玲,胡慧智;葛根素对慢性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年06期
5 邵秀茹,邹淑华,周岩,陈秋,皮爱春,王继红,凌丽,付莲子,范秀卿,孙艳华,王孟学,范礼理;葛根素治疗血液高粘滞综合征的机理深讨──葛根素应用的Ⅲ期临床试验[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1998年02期
6 韩瑚;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36例[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7 肖学凤,高岚;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葛根中葛根素的含量[J];中草药;2001年03期
8 陈广,吴琴,容海鹰;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2例临床观察[J];交通医学;2001年04期
9 任永康;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异黄酮中葛根素的含量[J];广东药学;2001年03期
10 何德英,成建国,王仁强;葛根素与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对比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1年02期
11 吴永勤,陈遇英,王春明;葛根素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07期
12 魏尊喜,代磊;HLPC测定消渴丸中葛根素的含量[J];中成药;2003年09期
13 宋浩亮,陈士林,黄梦雨,梅学仁,刘行先,黄国钧;葛根素对酒醉小鼠行为学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3年03期
14 贾雪芹;葛根素治疗冠心病及相关参数变化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年11期
15 乔洪利;葛根素治疗女性更年期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年02期
16 刘洪明,丁发扬,徐同印;葛根素治疗脑梗死60例[J];吉林中医药;2004年04期
17 左小芹;葛根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04年08期
18 邓培媛,张俊,朱玉珍,张京航,李群娜,裴振峨;葛根素注射剂致急性溶血性贫血临床分析[J];中国新药杂志;2004年08期
19 李相佐;马爱华;;葛根素治疗冠心病远期疗效随访45例小结[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5年04期
20 江乐盛;于建云;;葛根素致急性溶血反应死亡1例[J];法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群;齐中华;;葛根素对实验性脑缺血GAD、VEGFmRNA表达变化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张三印;沈映君;陈士林;陈新滋;;葛根素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HIF-1、eNOS、VEGF基因表达及血清NO浓度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中药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赵忠芳;吕仁荣;霍然;傅洪滨;徐广琪;;普萘洛尔治疗增生期血管瘤患儿血清中VEGF、MMP-9的变化[A];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徐勇;黄仁魏;王东宁;林桂真;林东军;何易;李旭东;林曲;;急性白血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受体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李飞;李树清;;VEGF表达在局灶性脑缺血后亚低温脑保护中的作用研究[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6 赵忠芳;吕仁荣;霍然;傅洪滨;徐广琪;;普萘洛尔治疗增生期血管瘤患儿血清中VEGF、MMP-9的变化[A];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杜娟;王景美;钱晓萍;刘宝瑞;;COX-2和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和意义[A];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中青年肿瘤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肿瘤 明日之星”大型评选活动暨中青年委员全国遴选论文汇编[C];2011年
8 田翀;彭晓琳;张嫦慧;唐玉涵;任玮叶;孙秀发;郝丽萍;应晨江;;VEGF在白藜芦醇缓解内皮细胞高通透性的作用[A];营养与慢性病——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陈西华;;小鼠月经模型中Hif-1α对VEGF调节作用的研究[A];中国生理学会第23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0年
10 梁国刚;;TGF-β1和VEGF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A];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临床与基础学术会议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外科危重病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鹏;两种核素报告基因系统用于监测治疗基因VEGF165表达的基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费嘉;VEGF mRNA反义核酸对白血病细胞药物敏感性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3年
3 赵薇;细胞因子GM-CSF、VEGF对大鼠内皮祖细胞功能活性的影响及其信号转导途径的体外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4 董宏伟;大肠癌形成过程中肿瘤血管生成与细胞凋亡的变化及VEGF和p53表达的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5 彭湃;VEGF在慢性创面愈合中的作用及机理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6 范海涛;Survivin与VEGF的检测及二者反义寡核苷酸对膀胱癌的治疗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杨秀鹏;Tryptase诱导AML骨髓基质细胞高表达VEGF及机制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8 叶琇锦;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血管新生及相关机理的实验研究和临床意义[D];浙江大学;2002年
9 张聚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变异体基因的构建、表达及表达产物体内诱导自身抗体产生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10 申宝忠;GFP基因标记的移植瘤活体分子成像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中华;葛根素对实验性脑缺血GAD、VEGF表达变化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4年
2 孙洁;VEGF表达及微血管密度与三阴性乳腺癌及非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3 齐振平;非小细胞肺癌中VEGF及其受体Flt-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4 刘小兵;脑胶质瘤VEGF,bFGF,IGFBP-2在血浆和脑脊液的定量分析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5 张志学;肺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与血管生成及预后的关系[D];青岛大学;2001年
6 李磊;VEGF,MMP-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浸润和转移的关系[D];郑州大学;2002年
7 孙丹;Snail、VEGF、MMP-9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山东大学;2010年
8 栾东风;锌对高糖条件下视网膜müller细胞分泌VEGF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0年
9 郭晓斌;在细胞三维立体培养模型中观察VEGF对H460细胞MMP-2表达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0年
10 刘冬梅;高糖环境下脂联素对人心肌细胞增殖及VEGF表达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生林;陈芸;张毅;葛根素可治老年VBI[N];中国医药报;2005年
2 常怡勇;中药葛根作用新发现[N];上海中医药报;2009年
3 由香港麦迪信医学出版有限公司供稿;VEGF“陷阱”有效抑制肿瘤[N];医药经济报;2002年
4 常怡勇;注意葛根素的不良反应[N];医药经济报;2004年
5 张中桥;VEGF对乳腺癌的生长起重要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2年
6 陶春祥;葛根素的临床应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7 程书权;葛根素的临床应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8 万同己;葛根素治疗糖尿病肾病[N];中国医药报;2002年
9 青云;葛根素制剂的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3年
10 副主任医师 罗建国;葛根素可用治多种疾病[N];大众卫生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