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于丽娟,朱长纯;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场发射开启电场[J];物理学报;2000年01期 |
2 |
张志勇,王雪文,赵武,戴琨,陈治明;用热丝CVD技术制备场发射冷阴极金刚石薄膜(英文)[J];光子学报;2002年04期 |
3 |
田进寿;白永林;刘百玉;欧阳娴;白晓红;杨文正;秦君军;刘虎林;陈正楷;任兆玉;许蓓蕾;;基于碳纳米管场发射三电极显示器的设计和实验(英文)[J];光子学报;2007年12期 |
4 |
刘云鹏;场发射三极管的空间电荷[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S1期 |
5 |
冯涛,柳襄怀,王曦,李琼,徐静芳,诸玉坤;涂布法制备碳纳米管场发射阴极及其性能的研究[J];发光学报;2002年04期 |
6 |
雷达;曾乐勇;夏玉学;陈松;梁静秋;王维彪;;一种背栅极冷阴极器件中纳米线表面电场的分析[J];电子器件;2007年06期 |
7 |
卞彭;高压大电流场发射二极管的若干问题[J];电子与信息学报;1980年01期 |
8 |
王新庆,王淼,李振华,杨兵,王凤飞,何丕模,徐亚伯;单根纳米导线场发射增强因子的计算[J];物理学报;2005年03期 |
9 |
陈尔纲;前言[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S1期 |
10 |
王维彪,顾长志,纪红,彭红艳,赵海峰,张传平;外延纳米金刚石膜及其场发射特性[J];液晶与显示;2003年03期 |
11 |
王必本,王万录,廖克俊;CVD金刚石膜场发射机制的探讨[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
12 |
张振华,彭景翠,张华,袁剑辉,黄小益;碳纳米管场发射特性的研究[J];物理学进展;2004年03期 |
13 |
娄朝刚,朱春晖,张晓兵,雷威;大电流密度碳纳米管阴极的生长及场发射性能研究[J];液晶与显示;2004年04期 |
14 |
张暐;奚中和;薛增泉;;石墨基底上垂直生长碳纳米管为芯的碳锥结构[J];物理学报;2007年12期 |
15 |
杨德清,宋红江,王智,陈尔纲;计算场发射系统尖端形状系数的半经验公式[J];电子与信息学报;1990年06期 |
16 |
刘卫华;朱长纯;;丝网印刷碳纳米管阴极老炼特性研究[J];真空电子技术;2006年01期 |
17 |
郭连权;韩东;马贺;宋开颜;武鹤楠;王帅;;单壁碳纳米管场发射计算[J];人工晶体学报;2007年04期 |
18 |
雷达;曾乐勇;夏玉学;陈松;梁静秋;王维彪;;带栅极纳米线冷阴极的场增强因子研究[J];物理学报;2007年11期 |
19 |
陈景东;王六定;施易军;;碳纳米管电荷分布对电子发射场增强因子影响的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08年02期 |
20 |
张刚,周刚,段文晖,顾秉林;掺氟碳纳米管电子性质的研究[J];计算物理;2002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