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吉林省煤炭行业制度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

孙洪志  
【摘要】: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其发展的最终结果是衰退,当煤炭行业进入衰退阶段时,往往会引起所在区域经济的剧烈振荡。据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煤炭行业转型及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国外对煤炭行业制度创新及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起步较早。并且已经跨越了实证研究的范围,过渡到了实践操作层面。从制度创新的角度看,世界各国的煤炭行业主要从组织层面、发展战略层面、技术层面进行了改革。国内对煤炭行业制度创新及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主要是从三个方向开展的研究。一是对煤炭产业政策的研究和分析;二是对利益群体的研究和分析;三是对煤炭行业结构调整的研究和分析。煤炭企业从兴到衰是客观规律,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开采时间长资源枯竭的矿井都将面临转型和制度创新问题。吉林省的煤炭行业整体处于这一衰退阶段。但目前还没有一套符合吉林省煤炭行业特殊性的企业制度创新体系,没有一套对吉林省煤炭企业具有指导意义的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同时,也缺乏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的操作方法和改革思路。 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吉林省煤炭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吉林省煤炭行业竞争力分析;吉林省煤炭行业资源配置效率;资源优化;制度创新;发展战略;宏观政策建议等。 从吉林省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入手,通过全面分析各种经济指标的变化情况,发现制约吉林省煤炭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是历史问题,包括企业债务负担问题、企业办社会问题、就业压力问题劳保问题、资金投入问题等;二是管理问题,包括观念陈旧、管理方法落后、成本缺乏控制、结构性矛盾突出等;三是人员素质问题;四是竞争能力问题;五是衰老报废矿井问题。这些问题集中反映了吉林 WP=217 省煤炭行业的现状和发展“瓶颈”。表明吉林省煤炭行业已经进入衰退期,煤炭企业缺乏竞争力,同时严重制约了吉林省经济的发展。 现代企业的竞争的本质是在复杂的内外环境下,如何确立本企业的竞争优势地位,整个行业的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构成行业的企业的竞争合力。把吉林省煤炭行业作为一个集合来考虑,可分析其在全国煤炭行业中竞争地位。吉林省煤炭企业提供的煤炭总量远不能满足吉林省对煤炭的需求,由于吉林省煤炭质量和价格不占优势,吉林省煤炭行业在市场交易中处于劣势。为了对煤炭行业的竞争力问题进行研究,可利用AHP与专家评议法建立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的评价体系。通过模型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后得出结论,吉林省煤炭行业的竞争力处于弱势地位,与全国的其它煤炭企业相比无论是产品结构,还是产品质量、产品效率都是落后的。 煤炭本身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泉,煤炭资源是稀缺的,具有垄断性。自然资源最优配置的本质要求就是考虑社会经济和资源系统生态环境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资源优化配置从效益角度讲就是使有限的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从资源量角度表述对应着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求效益最大化和总资源成本最小的最优规划问题。为了建立煤炭行业资源配置模型,可从两方面进行考虑:一是利用价格-产量函数得到的收益函数和生产成本函数,建立收益最大化目标函数,使之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获得最优资源配置。二是由于煤炭资源的开采具有投资大,回收时间长,风险高的特征,具有期权性质,可利用二项式期权定价模型可简便有效地确定煤炭资源开采的价值。生产函数可分析评价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通过建立吉林省煤炭行业生产函数发现吉林省煤炭行业的产出主要是靠大量的劳动投入来支持产出的。吉林省煤炭行业是典型的粗放型生产方式,资源的配置严重不合理。在投资总额有限的情况下,可通过建立优化投资项目动态0-1整数动态规划模型对的各矿区各项目进行投资规划,以获得在有限投资下的最大投资收益。 现代经济发展的史实证明,经济发展的效率不仅取决于技术因素,而且也与制度因素相关联。制度创新涉及到的最敏感的问题是产权结构,经过近20年的改革,我国产权制度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产权结构。无需讳言,在我国的产权制度改革中,国有企业的改革难度最大,对于资源型行业的国有煤炭企业,问题就更为突出。如何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 WP=218 特别是符合国有企业现实状况的多种产权实现形式是制度创新的关键。吉林省煤炭行业企业制度创新存在两方面问题:第一,优质资产数量小,难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第二,公司治理结构存在极大的缺陷,不能对公司经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约束。解决的对策是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组织创新、技术创新、经营方式创新四个方面入手进行吉林省煤炭企业制度创新。可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建立技术创新指标评价模型,对煤炭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及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作为煤炭行业政策执行效果的一个特例,可对小煤窑行为策略进行博弈分析,分析关井压产政策实施的对策。 吉林省煤炭行业按“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原则,组建了多种经营公司,通过积极扶持,统一管理,多种经营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但由于国家缺乏资源型企业和城市转型政策,煤炭企业自身缺乏转型经验和人才等原因,煤炭行业难以完成转型任务。因此,吉林省煤炭行业结构调整的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辛培国;马喆;赵楠;毛巍;;吉林省暨长春市组织集中宣传活动隆重纪念第40个世界环境日[J];中国环境管理丛书;2011年02期
2 ;吉林省粮食增产路径探秘[J];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2011年06期
3 李斌;郑天亮;张凯;;中国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1年08期
4 王宁;;《煤炭行业节能标准制修订研究》课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1年03期
5 ;声音[J];现代职业安全;2011年07期
6 黄亮;;吉林省清洁生产激励机制的保障体系初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08期
7 ;吉林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正式成立[J];吉林劳动保护;2011年05期
8 ;吉林省将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J];建材发展导向;2011年03期
9 范苑;;浅谈转型视角下的煤炭循环经济发展[J];经济师;2011年07期
10 忠文;;为百姓造福——记吉林省中吉大地燃气集团有限公司[J];吉林人大;2011年07期
11 房颖;;中国煤炭进出口变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3期
12 王芳闻;;植根煤炭行业 深耕煤矿文学——陕煤文学“三剑客”现象绽现[J];当代矿工;2011年09期
13 胡成洲;赵伟;;论山西煤炭资源整合[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7期
14 ;“十二五”吉林高速将达4500km[J];石油沥青;2011年02期
15 ;[HOLLYSYS]和利时LM矿用模块成功用于煤炭行业[J];现代制造;2010年01期
16 刘凤山;;浅谈激电中梯在吉林和安河金矿区的应用效果[J];吉林地质;2011年02期
17 吴曙光;;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新趋势——财务管理精细化[J];会计之友;2011年24期
18 傅端香;;煤炭行业公司治理结构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的视角[J];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15期
19 马晓东;;吉林省安防市场大有可为[J];中国公共安全(综合版);2011年07期
20 陈利敏;曹代勇;;吉林省控煤构造对比研究[J];中国煤炭地质;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彦新;焦波;;煤炭行业区队管理新探索——对协庄煤矿实施“自立开采队”管理的调查与思考[A];全国煤炭企业改革与管理优秀论文和调研报告[C];2002年
2 张志英;王利波;惠长敏;;吉林省西甜瓜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A];纪念全国西瓜甜瓜科研与生产协作50周年暨第12次全国西瓜甜瓜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加快吉林省高新技术产业化对策研究[A];吉林省经济社会热点问题研究(续集三)[C];1998年
4 张冰冰;刘慧涛;宋洪伟;张艳波;;吉林省野生果树种质资源的研究[A];全国首届野生果树资源与开发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王言彬;李若平;李明;;当前煤炭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思考[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李丽英;;促进我国煤炭行业经济转型的财税政策研究[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濮洪九;;认真开展煤炭行业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工作[A];构建新型煤炭工业体系文集[C];2007年
8 李玉堂;唐允森;王军繁;牟惠生;;3S技术在吉林省第八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的应用[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3 森林经理与林业信息化的新使命论文集[C];2009年
9 郑学清;陈晓英;董世娜;侯宇川;;吉林省尿石症的发病与饮用水质的关系[A];第十六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杨松涛;李彦舫;杨柏明;程肖蕊;张亚兰;韩丽娟;胡佳林;;吉林省抚松县的野菜资源[A];第六届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洪志;吉林省煤炭行业制度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谢鹏扬;区域农业产业化非均一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龙振永;吉林省玉米加工产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张爱美;吉林省林业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5 李秀霞;基于综合承载力的吉林省适度人口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王继红;产业集聚与吉林省经济增长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刘延春;生态·效益林业理论及其在吉林省的应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8 李秀娟;吉林省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张凤龙;税费改革后吉林省农地流转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滕星均;区域三农问题的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志涛;吉林省地名文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2 叶雪松;我国煤炭行业管理体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刘春雨;吉林省医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陶传良;吉林省中医药企业技术标准化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张伟琦;吉林省汽车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李菲;吉林省利用外资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玉英;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岩岩;吉林省农产品外贸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姜志军;吉林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公路网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李洪光;劳动力转移对吉林省农村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立足本职 创业争先[N];中煤地质报;2005年
2 翟永利;共产党员先进性在岗位上彰显[N];中煤地质报;2005年
3 高建新 杜斌 郭之纯 晓宇;煤炭行业隐患的症结到底在哪?[N];法制生活报;2005年
4 潘中玉 尹春芙 王文辉;吉林省农信社改制实录[N];农民日报;2005年
5 通讯员 李伟;二矿创新疆煤炭行业一项单月掘进最高记录[N];哈密报(汉);2008年
6 周述;煤炭行业骤然降温[N];江苏经济报;2008年
7 今日投资 姚晓明;煤炭价格跳水景气出现转折[N];证券时报;2008年
8 杨旭;煤炭行业的佼佼者[N];大众科技报;2008年
9 记者 苏萍;红河煤炭行业近期遭遇尴尬[N];红河日报;2008年
10 记者 徐斐;我市举行煤炭行业形势报告会[N];济宁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