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绩效与目标公司选择研究
【摘要】:企业并购重组是资本市场里最能体现其市场效率和最具有创新活力
的一环。在转轨中的新兴市场,企业在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长期稳定经
营、严谨的财务管理、长期性的研发力量、产品的更新换代等方面,往往
不够理想。如何合理、有效地安排企业并购,来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
业升级、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活跃证券市场、吸引投资者,一直是政府、
投资者、企业管理层和学者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2003 年中国企业的并购是呈上升趋势,并购模式呈多样化,并购领
域广泛,外资及民间资本会大范围介入,并购的绩效性在企业并购前应做
更全面的研究,使企业并购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操作上得到更好的发
展和运用。但是,目前,国内学者对并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研究并购前后
公司业绩的变化,而没有给出是什么因素影响并购绩效,更没有对并购后
的绩效进行事先预测,所以也就无法给监管层和公司管理者提供更有实际
意义的政策和操作建议。
海外公司的并购经验表明:有些并购是失败的,失败的原因在于目标
公司选择的失误;并认为成功的并购取决于 5 个方面,即充分的并购目的、
理想的并购目标、科学的并购方式、合理的并购价格和并购后对目标公司
的大力发展。由此看来,在企业并购中,目标公司的选择至关重要。分析
企业并购方向的重要意义在于帮助并购企业选择理想的并购目标,这是企
业并购成功的重要前提。而预测目标公司的一般特征就成为我们选择理想
160
WP=169
论 文 摘 要
目标公司的重要参考依据。
本文通过有效地分析和评价企业并购的绩效,提出了如何提高并购绩
效的方法和思路,并以期为政府、投资者、企业所有者与管理者提供相应
的政策和操作建议、提高资本配置效率等,对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共由七章组成。
第 1 章:企业并购的理论内涵及其绩效研究的意义。本章首先对企业
并购的理论内涵、并购的类型与方式、并购的绩效以及并购绩效的评定标
准等有关概念作以科学界定,并对这些概念的内涵进行分析,提出了研究
企业并购绩效,对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增强企业整体经营实力,促进中国
经济持续性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第2章:企业并购绩效研究主题文献综述。首先我们以企业并购的运
作过程为主线,把企业并购绩效研究分为预测目标公司一般特征、围绕并
购事项展开、并购前后公司长期业绩比较三个方向,对国外企业并购绩效
研究主题文献进行综述;然后,我们从围绕并购事项展开和并购前后公司
长期业绩比较两个方面展开对国内企业并购绩效研究主题文献的综述;最
后,在以上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阐述了国内关于企业并购绩效研究存在的
局限性。
第 3 章:企业并购动因与并购绩效关系的研究。研究企业并购动因,
是对企业并购绩效的一种探源性分析。本章首先对西方企业的并购动因理
论进行归纳与分析,这是有关企业并购动因研究的重要前提,在此基础上
给出了企业并购动因的模型分析;然后通过对企业并购动因与并购绩效关
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阐述了并购动因对并购绩效的“推动力”;最后,我
们研究了中国企业并购动因及存在的问题,为规范中国企业并购提供了现
实性的理论依据。
161
WP=170
吉 林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第 4 章:企业并购风险决策研究。并购并非是无风险投资,从欧美等
国近几十年来发生的并购案来看,有半数以上是败笔。本章首先分析了企
业并购风险的来源,并对企业并购风险决策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
如何规避并购业务中的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而尽可能地选择适合的
目标公司,避免坠入并购陷阱。
第 5 章:产业效应与并购绩效关系研究。本章我们首先在理论上分析
了企业并购中的产业效应,分别对横向并购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
纵向并购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混合并购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
系、大股东变更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加以研究;然后,我们以 1994
年——2001 年 292 个在并购中发生行业转换或未转换的上市公司每股收
益的变化,以及通过企业并购产业效应的 Tobin’Q 检验,来实证研究企
业并购的产业效应,从而得出相关的结论与启示;最后,我们在以上研究
的基础上,给出了我国上市公司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并且以深圳区域上市
公司为例,详细研究分析了上市公司产业结构调整的范围和思路。
第 6 章:协同效应与并购绩效关系研究。本章我们首先在理论上介绍
了并购中存在的经营协同效应与财务协同效应,给出了协同价值定义与协
同价值的估算模型;然后实证研究了经营协同效应中的降低成本与提高企
业未来增长率对提高企业并购绩效的重要机理,并加以实际案例分析,以
验证经营协同效应对提高企业并购绩效的重要贡献;最后,我们研究了并
购中的财务协同效应,论证了财务协同效应通过企业经营多样化、获得税
收利益与提高负债能力这些方面对提高企业并购绩效作出重要贡献。
第7章:中国企业提高并购绩效的目标公司选择研究。我们首先依据
理论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