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摘要】:回顾我科1995年至2004年收治的食管平滑肌瘤患者89例,并就其诊断和治疗特点进行分析。
平滑肌瘤单发85例,多发4例(最多者为9个)。瘤体分别呈类圆形、马蹄形、哑铃状及螺旋形盘绕等形状。瘤体小于食管周径1/2者59例,大于食管周径1/2者26例,累及全周者4例。肿瘤最大为17cm×18cm×10cm,最小为0.5cm×0.5cm×0.5cm,1例最长径达23cm。3例瘤体向壁外生长,1例在粘膜下呈息肉状向食管内生长,其余均管壁内生长。
本组术前2例误诊为食管癌,1例误诊为纵隔肿瘤。同期还有2例术前诊断为食管平滑肌瘤,术中证实1例为降主动脉压迫,另一例为纵隔淋巴结压迫。外科手术61例,其中右侧开胸47例,左侧开胸14例,内窥镜下切除28例。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平滑肌瘤。术中剥离肿瘤时粘膜撕破5例,经修补后治愈,无手术死亡,并发包裹性脓胸、切口感染各1例。内窥镜下剥离肿瘤时粘膜撕破3例,禁食5~10日后治愈。本组患者术后随诊1~10年不等。2例术后发生食管憩室。
总结上述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我们认为食管平滑肌瘤在诊断上易误诊为纵隔肿瘤及食管癌,应注意鉴别。诊断中应重视CT的作用,特别对于不典型食管平滑肌瘤的患者。总结食管平滑肌瘤各种治疗方法,认为开胸手术仍是普遍而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尤其对于较大的食管平滑肌瘤。内窥镜下摘除术只适用于较小的食管平滑肌瘤(直径小于2cm)。胸腔镜下摘除术仅适合于瘤体较小、形状较规则者。
|
|
|
|
1 |
王福顺;田子强;张月峰;张少为;刘俊峰;;胸腺囊肿的诊断与治疗[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
2 |
杨乐晋;龙成;张德盛;谭鸿;刘跃洪;刘树平;徐巍;江伟;陈曦;周庆;朱仲伦;方志;;下肢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A];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
3 |
马振海;戴冬秋;李世正;徐惠绵;陈峻青;;胃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
4 |
袁义;陈劲草;王胜;;松果体区肿瘤积极手术治疗意义探讨[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
5 |
张传生;汪栋;韩开宝;孙宏志;孙向东;周源;路东明;许罡;叶玉坤;;肺炎性假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
6 |
朱立东;;172例肝外胆管癌的诊断和外科治疗[A];山东抗癌协会普外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
7 |
杨力珍;;502例甲状腺桥本氏病的外科治疗[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
8 |
朱选文;张峰彬;沈煜;李方印;;隐匿性阴茎的诊断与外科治疗(附40例报告)[A];浙江省中医药学会2005年男科中医、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05年 |
9 |
王忠武;付校;卢凯;施烽锋;孙乐天;楼文琪;;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A];2009年浙江省胸心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
10 |
刘君;王家东;;16例甲状旁腺肿瘤的外科治疗[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7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