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生物识别软件系统框架设计
【摘要】:本文介绍了生物特征识别优势,描述了虹膜的结构,虹膜所具有的唯一性和稳定性,突出表现了虹膜识别作为一种高度可靠的非侵犯性生物特征识别方式,是最为准确的利用人的生物特征来识别个人身份的方法之一。
本文在研究虹膜生物识别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关于系统框架设计的分析,对正在处于发展的虹膜生物信息安全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平台,并应用UML 对虹膜生物识别系统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的框架,特别是在构件技术基础上,应用COM 组件技术,结合微软的Visual C++ 对组件的接口进行统一标准的开发,有利于框架的复用和软件的更新换代。软件框架设计是当前计算机软件领域取得的主要技术成果。本课题追踪这些新技术,把软件框架和构件技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针对实际应用领域,提出了一个基于COM 组件实现统一接口的软件框架。
|
|
|
|
1 |
王欣;分布式对象技术与CORBA[J];计算机工程;1997年S1期 |
2 |
徐绍禹;结构件加工程编自动化研究[J];航空制造技术;1990年01期 |
3 |
许金瑞;多种对话框的设计及应用[J];机械研究与应用;1999年01期 |
4 |
张云生,刘炜;面向接口对象的实时控制程序设计[J];自动化博览;1999年04期 |
5 |
俞立军,黄峻,陈晨,许满武;Lotus Notes数据库访问接口模块的研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0年03期 |
6 |
黄卫平;基于构件的软件构造技术[J];电脑与信息技术;2000年05期 |
7 |
黄卫平;构件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0年04期 |
8 |
王素华;网上操作系统教学课件解决方案[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
9 |
郭亮,黄席樾;面向Agent的软件工程[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10期 |
10 |
张勤,陈福生;基于构件的MIS开发方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3年04期 |
11 |
何坚,覃征,房鼎益,贾晓林;一个基于构件的分布式软件构架开发环境[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3年09期 |
12 |
张源漳;论数字图书馆音频资源的制作与发布[J];图书馆论坛;2004年03期 |
13 |
周文勤;马海云;杨小萍;;一种使用JCAPTCHA框架的验证码实现方法[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0年06期 |
14 |
夏幼明,张萍,赵波;基于可重用构件库技术的用户需求信息获取系统[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
15 |
唐屹;构件方法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
16 |
江泽涛,段隆振;WINDOWS95与NT下微机与智能化仪的串行通信设计[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
17 |
於朝晖,黄水松;基于软件体系结构的实时配置系统的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0年03期 |
18 |
邢立,左春,孙玉芳;关于保险行业特定领域软件体系结构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0年04期 |
19 |
赵京胜;基于代理的构件软件技术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1年08期 |
20 |
谢卫平,邓苏,沙基昌;C~3I系统评价辅助工具[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