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修饰活性炭碳糊电极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在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中,选用一种稻壳基高比表面积多孔活性炭,利用其表面所含丰富的官能团及对物质的强吸附作用制成化学修饰碳糊电极,并采用循环伏安法、溶出伏安法、计时电流法、计时电量法等多种电化学方法对新制成的电极进行研究,并应用于无机离子及生物物质的测定。
第一,采用活性炭与石墨、固体石蜡混合制成纯碳糊电极,并应用于多巴胺的研究测定;第二,利用活性炭的强吸附作用,将茜素红S 修饰在活性炭粉上制成修饰碳糊电极,应用于Cu2+的测定,并与传统的碳糊电极修饰方法作了对比研究;第三,改换修饰剂,将糠偶酰二肟修饰在炭粉上制成修饰碳糊电极,用于Co2+、NO2-的测定,灵敏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研究工作表明,化学修饰碳糊电极兼具修饰电极和碳糊电极的优点。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表面易更新,稳定性及重现性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且制作简单、成本低,无毒,使用电位窗较宽、残余电流很小,易于微型化和集成化,因此化学修饰碳糊电极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
|
|
|
1 |
梅倩怡;陈云;洪淑萍;朱明芳;赖木深;郭晓敏;;多壁碳纳米管-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修饰的碳糊电极为工作电极测定磺胺甲噁唑[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7年08期 |
2 |
孙瑶;;4-氨基酚在预阳极化碳糊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J];江苏预防医学;2020年01期 |
3 |
孙瑶;;2-氨基酚在预阳极化碳糊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含量测定[J];中南药学;2020年05期 |
4 |
谭君林;胡存杰;李建平;;硒碳糊电极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铜和铋[J];中国无机分析化学;2012年04期 |
5 |
黎艳飞,黎卫东,张正奇;安定在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特性[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6期 |
6 |
田秋霖,艾廷坤,谢音,陈庆年;碳糊电极示波极谱法测定血液中的铜锌[J];湖北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
7 |
任红轩,汪振辉,刘玮娴,李津;碳糊电极电位滴定法滴定氯(Ⅰ)[J];分析化学;1999年04期 |
8 |
胡效亚,冷宗周;非常规铜离子敏感碳糊电极的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5年08期 |
9 |
赵小玲;汪振辉;柳海萍;;抗坏血酸在预阳极化嵌入式超薄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J];分析试验室;2011年05期 |
10 |
周兆群,马金清;碳糊电极的研制及其在食品铅测定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
11 |
王素芬,彭图治;碳糊电极的吸附/萃取行为及电化学测定美拉托宁[J];分析化学;2000年11期 |
12 |
王国顺,彭图治,沈报恩,朱沛林,瞿丽曼;碳糊电极测定氨基酸的研究——Ⅲ.组氨酸的测定[J];分析化学;1995年06期 |
13 |
韦革;魏小平;李建平;;掺杂硒碳糊电极阳极溶出法测定铋[J];分析试验室;2011年09期 |
14 |
汪振辉;黄爱平;乔海燕;陈体伟;王栋;;嵌入式超薄微晶纤维素/碳糊电极的构建及应用[J];应用化学;2009年07期 |
15 |
汪振辉,刘建允,周漱萍;碳糊电极测定甲硝唑的研究[J];分析试验室;1998年03期 |
16 |
杨功俊,金利通,冷宗周;肾上腺素在碳糊电极上的吸附伏安测定法研究[J];药学学报;1998年07期 |
17 |
李陟,齐菊锐,黄振,许宏鼎;茜素红S修饰活性炭碳糊电极对铜离子的测定[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年02期 |
18 |
赵进沛,张春煦,陈进生;碳糊电极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废水中两种酚类污染物[J];工业水处理;199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