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苏宗涤
,朱耀银,李支文;更新的光学模型参数库(OMP)及普适性光学势的研究[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2年00期 |
2 |
游阳明,刘宝方,宁平治;光学势在 K-原子中的应用[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
3 |
孙金锋,陈军,万陵德;正负电子被汞原子非弹性散射的光学势模型方法计算[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95年04期 |
4 |
卢朝晖,吴和宇,胡荣江,诸永泰,张保国,李祖玉,魏志勇,段利敏,王宏伟,肖志刚,王素芳,靳根明,郭忠言,肖国青,朱海东,柳永英,陈克良,陈陶,李湘庆,李智焕;~(17)F和~(18)Ne与质子的弹性散射角分布[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2年06期 |
5 |
施建青,李国强,高琴;中能区光学势的温度效应[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91年02期 |
6 |
曾卓全,沈彭年,丁亦兵,姜焕清,李学潜,陆晓;N巴黎势和可能的p共振态(英文)[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5年06期 |
7 |
林承键,许谨诚,刘祖华,杨锋,张焕乔;2.7 ~(19)F+~(208)Pb近垒及垒下准弹反应[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1995年00期 |
8 |
韩辉翼;光学势的经典理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3期 |
9 |
谭玉红,宁平治,蔡崇海;中能K~+核弹性散射光学势参数[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8年12期 |
10 |
李扬国,刘渊;运用高斯函数展开逼近原子核位势[J];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
11 |
周雅君,何训,潘守甫;电子与氢原子碰撞激发(n=2,n=3态)微分散射截面理论计算[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98年02期 |
12 |
梁玉娟,柳继锋;中能反质子—核的弹性和非弹性散射[J];广西物理;2004年04期 |
13 |
厉光烈;;由多重散射理论导出的光学势中的泡利阻塞效应[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83年04期 |
14 |
李国强;Skyrme力与原子核性质研究[J];物理学进展;1990年03期 |
15 |
孙金锋,江玉海,万凌德;正、负电子被原子散射的光学势方法──e~±-Na散射总截面的计算[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95年01期 |
16 |
谭振强;阮文英;;中能质子在碳和氧上的弹性散射[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3期 |
17 |
施建青;氘-核微观光学势的自洽研究[J];物理学报;1992年12期 |
18 |
耿天明;π、ρ介子和σ、ω交换图对相对论光学势的贡献[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4期 |
19 |
施建青,张存元,吴锋民;热物质中光学势虚部的解析计算[J];山东科学;1997年01期 |
20 |
李云居;李志宏;李二涛;王宝祥;苏俊;颜胜权;郭冰;刘鑫;曾晟;金孙均;白希祥;王友宝;刘建成;李志常;樊启文;黄悟真;连钢;柳卫平;;~7Li+~(11)B、~(13)C、~(16)O弹散的测量[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9年0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