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浓度对单分子拉曼光谱散射截面影响的研究
【摘要】:在原子分子层次上对物质进行精确地探测、识别和控制是一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课题,液体中游离形式存在的单分子结构研究,对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等都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将利用液芯光纤内自发拉曼散射技术(LCOF-RS)及我们课题组独创的液芯光纤与傅里叶变换拉曼散射联用技术(LCOF-FTRS)及液芯光纤内共振拉曼散射技术(LCOF-RRS),配合传统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技术,进行游离单分子研究及低浓度下拉曼散射截面(RSCS)的研究。这是因为RSCS反映了一特定分子对光的转换能力和散射效率;反映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及分子极化率的变化,即揭示了低浓度乃至游离单分子状态下的分子结构及分子内核与电子的运动信息。我们用LCOF-RS 重点对低浓度下CCl4 在CS2 中的RSCS 随浓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利用LCOF-FTRS 对更低浓度下β-carotene 和rhodamine-B 在CS2中的拉曼光谱进行了研究;利用LCOF-RRS 对对苯醌(PBQ)和β-carotene 在极低浓度乃至游离单分子状态下的RSCS 和拉曼频移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如下结论:
(1)低浓度下CCl_4 的三个拉曼带的RSCSs,随浓度的降低而增加:在高浓度下(4%)RSCSs 随浓度的降低线性增加,在低浓度下(4%)RSCSs 的增加越来越快;并且首次运用Onsager 模型与色散力联用等模型进行了定性解释,证明了在低浓度下(4%)由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偏离了高浓度时的线性规律。从理论上首次论证了随溶液浓度的变化光纤数值孔径的变化对散射截面测量的影响是可以忽略的。采用两种强度比(高度比和面积比)计算得到的散射截面值是异常接近的,它们随浓度的变化趋势也是非常一致的。
(2)在更低浓度下(10-7-10-12 mol/L)随着浓度的降低β-carotene
|
|
|
|
1 |
田田;朱钊奇;肖忠党;;新型核酸染料GelGreen在单分子荧光技术中的应用[J];生物物理学报;2009年S1期 |
2 |
陈宜张;活细胞单分子实时视见研究[J];生命科学;2003年02期 |
3 |
邱丰和,刘淑莹,黄承义,张法义,路如宇,林林;苯甲酰氨双电荷离子电荷分离和电子捕获诱导解离谱的研究[J];化学物理学报;1991年02期 |
4 |
陈玉,阎淑华,薛平,付强,陈彬,赵成大;化学动力学中单分子热反应隧道效应计算程序KANDE[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4期 |
5 |
杨金龙,李震宇,侯建国,朱清时;单分子科学进展[J];物理;2000年10期 |
6 |
肖连团;贾锁堂;;室温单分子光场的光子统计特性[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
7 |
冉诗勇;王艳伟;杨光参;;DNA分子力学性质的测量[J];物理实验;2011年07期 |
8 |
秦伟平,秦冠仕,张继森,吴长锋,王继伟,杜国同;单分子-光子制冷泵的热力学行为[J];物理学报;2001年08期 |
9 |
侯建国,李斌;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对单分子表征与控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基金;2001年05期 |
10 |
贾锁堂;肖连团;;单分子的光学探测[J];物理;2006年06期 |
11 |
侯建国;逐步走近构建和创造全新物质——通过单分子选键化学控制单个分子磁性[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年06期 |
12 |
马万云;单个原子分子测控技术——21世纪极富挑战性的新领域[J];物理;1997年07期 |
13 |
彭双艳,黄涛,王晓波,邵军虎,肖连团,贾锁堂;基于光子统计测量的单分子判别[J];物理学报;2005年11期 |
14 |
牛智红;肖连团;;虚拟采样测量单分子光辐射信号[J];山西电子技术;2006年05期 |
15 |
郑雨军;张兆玉;张西忠;;单分子体系动力学的高阶累积量相似性[J];物理学报;2009年12期 |
16 |
郁毅刚,徐如祥,姜晓丹,柯以铨;纳米尺度神经细胞膜蛋白单分子免疫细胞化学三维定位方法的建立[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4年08期 |
17 |
赵新生
,张望
,金碧辉;单分子[J];中国基础科学;2005年03期 |
18 |
欧阳顺利;孙成林;周密;李东飞;王微微;曲冠男;里佐威;高淑琴;杨健戈;;溶液浓度对短链多烯类生物分子结构有序及光学性质的影响[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0年03期 |
19 |
白春礼,苏明;单分子化学与物理[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9年04期 |
20 |
李民乾;单分子物理和单分子生物学[J];桂林工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