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8MAPK信号通路在实验性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及巴曲酶的保护作用研究
【摘要】:本研究通过向健康雄性大鼠尾壳核区注入自体非肝素抗凝动脉血,制备大鼠实验性脑出血动物模型,分别在电镜、光镜下观察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病理变化,用干湿重法测量脑组织含水量,甲酰胺法测量脑组织中伊文斯蓝(Evan,s blue,EB)含量;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磷酸化p38MAPK、IL-1β、ICAM-1 和MMP-9 在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中的表达;应用TUNEL 方法检测脑出血后神经细胞的凋亡;并用p38MAPK 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 进行干预,探讨p38MAPK 与L-1β、ICAM-1 和MMP-9 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HE 染色光镜下大鼠尾壳核出血区为弥漫性出血,血肿周围区内细胞不同程度水肿,脑组织含水量上升,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本研究证实脑出血后血肿及其周围血肿组织炎性反应并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如IL-1β、ICAM-1 和MMP-9,这些细胞因子在ICH 后脑损伤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p38MAPK 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 干预后,IL-1β、ICAM-1 和MMP-9 表达减少,脑组织含水量降低,TUNEL 阳性细胞减少。本研究结果提示p38MAPK 信号传导通路参与了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损伤的病理过程,通过阻断p38MAPK 信号转导通路可以保护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损伤,为临床治疗脑出血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提出了治疗脑出血的新思路。另外,本研究将巴曲酶进行血肿内局部给药, 探讨巴曲酶对脑出血后脑损伤保护的部分机理,为临床上巴曲酶应用于微创血肿清除术作一探索。
|
|
|
|
1 |
周衡俊;詹仁雅;万曙;;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9年03期 |
2 |
李同丽,李源,张革化;细菌脂多糖诱导离体鼻黏膜上皮细胞致炎后p38MAPK的活性变化及意义[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5年13期 |
3 |
童大力;王晓凤;吴扬霄;李园园;;凝血酶对脑出血后脑损伤的作用机制[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9年04期 |
4 |
邓学杰;马洪升;余倩;;人源乳酸杆菌对幽门螺杆菌诱导胃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调节及可能通路[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年30期 |
5 |
张彬;孙晓江;;脑出血后脑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年13期 |
6 |
冯维龙;赵明祥;吴珊;;脑出血后肺组织炎症损伤情况的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年02期 |
7 |
李刚,黎介寿,祁晓平;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级联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4年08期 |
8 |
林杰,张军,张国华;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损伤的炎症反应机制[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4年07期 |
9 |
钟琪;杨清武;李俊祺;李敬诚;向静;王景周;;TLR4在实验性脑出血小鼠脑组织表达变化及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19期 |
10 |
罗仕达;罗立峰;翁建丰;陈隽;董晓巧;;脑出血患者血浆抵抗素浓度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1年02期 |
11 |
殷旭华;刘淑萍;;脑出血的免疫学研究进展[J];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21期 |
12 |
卢应民,李锦华,顾军;P38MAPK在脂多糖诱导人单核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中的作用[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0年10期 |
13 |
张祥建,祝春华;脑出血与炎症反应[J];临床荟萃;2004年21期 |
14 |
史福平;张国华;王珊;张林静;尹晶;张晓炜;王惠凌;;β-七叶皂甙钠对脑出血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变化的影响[J];临床荟萃;2006年06期 |
15 |
彭绍鹏;任海军;高俊玮;;脑出血后凝血酶的神经毒性研究进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9年06期 |
16 |
冯维龙;高先彬;葛恒超;;脑出血合并急性肺损伤IFN-γ表达的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年10期 |
17 |
贾纪荣;张俊丽;;脑出血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6年02期 |
18 |
孙伟辉;丁美萍;卢琦;;脑出血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与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含量变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年04期 |
19 |
李银;康金旺;于晓云;陈兰英;白莹;季建中;陈宗羡;曹宝森;;脑出血患者血肿冲洗液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动态变化的意义[J];临床荟萃;2008年01期 |
20 |
刘庆新,苏长海,张苏明;脑出血血肿周围半暗带的病理生理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2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