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低维半导体材料(InGaN量子阱、InAs量子点)显微结构与光学性能关系研究

吕威  
【摘要】:本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光致发光谱、X 射线双晶衍射和电子全息等多种实验手段和方法,深入地研究了二维InGaN/GaN 多量子阱结构差异对光学性质的影响,以及具有InGaAs/InAlAs 复合盖帽层的InAs 量子点快速热退火过程中结构和光学性质的演化及其机理。主要结果如下:研究了光学性能差异较大的InGaN/GaN 多量子阱材料,发现:在性能较差的样品中,从InGaN 应力层中产 ?生了高密度的Burgers 矢量为b=1/31120类型的纯刃型位错失配位错,这些失配位错是由于应力层厚度超过临界厚度产生应力弛豫引起的。通过光致发光方法研究了经过应力弛豫和未发生弛豫的InGaN 量子阱样品的发光性能,发现两类样品发光强度相差较大,由于弛豫所产生的位错对于样品的发光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是发光性能衰减的主要原因。将我们的实验结果与已有的理论模型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发现,我们的实验结果完全符合Fischer 模型,说明Fischer 等提出的模型可以用来预测InxGa1-xN/GaN 量子阱结构的应变弛豫临界厚度。通过电子全息方法得到的相位重构图中,我们观察到未发生应力弛豫的阱与垒间的界面很清晰,量子阱形态很完整;已产生弛豫的阱(InGaN 层)沿[0001]生长方向的上表面(应力层与盖帽层间的界面)非常模糊,难以确定;说明应力弛豫对量子阱的阱深改变影响不是很大,主要是破坏了界面尤其是上层界面的平整度,导致发光性能很差。 利用光致发光方法和高分辨电镜分析了具有InGaAs/InAlAs 复合盖帽层的InAs 量子点不同温度退火后光学和结构演化行为。研究发现850 C 退火之后, o量子点层和复合覆盖层结构互相扩散形成了InAlGaAs 单量子阱,这种结构导致与原来的量子点样品比较,PL 峰的位置蓝移了370meV,半高宽得到很大改善并且强度增加了近2.7 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低成本量子点技术生产LED的制造工艺[J];中国照明电器;2011年09期
2 张鹤鸣;邓桂明;李卓;王文娜;郭昱;;量子点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中的应用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3 王建明;张文学;张壹;;测量对量子点装置中Fano效应的影响[J];量子光学学报;2011年02期
4 张侠;;Ⅱ-Ⅵ族量子点的发光特性及其在分析科学中的应用[J];安徽化工;2011年04期
5 刘岩;娄大伟;金丽;祝波;任红;王悦虹;;CdS:Co掺杂量子点的合成与表征[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6 姚志东;陆肖励;;圆盘锯齿型石墨烯量子点的电子结构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7 孙鲁;赵慧元;苏秉华;;GaN基量子阱红外探测器的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1年10期
8 彭英才;江子荣;王峰;马蕾;娄建忠;;纳米结构太阳电池的研究与展望[J];微纳电子技术;2011年08期
9 苏安;覃宗定;高英俊;;镜像对称结构一维光量子阱的光传输特性[J];激光与红外;2011年08期
10 张学贵;王茺;鲁植全;杨杰;李亮;杨宇;;离子束溅射自组装Ge/Si量子点生长的演变[J];物理学报;2011年09期
11 李志强;林伟;丁才蓉;汪河洲;;量子点激子超辐射的条件和量子点集合的相干辐射[J];量子光学学报;2011年02期
12 常凯;;拓扑绝缘体电子态的电场调控[J];物理;2011年07期
13 古丽姗;王东升;彭勇刚;郑雨军;;单量子点在双脉冲激发下偏振光子发射的统计特性[J];物理学报;2011年08期
14 周运清;孔令民;王瑞;张存喜;;微波作用下有直接隧穿量子点系统中的泵流特性[J];物理学报;2011年07期
15 周福成;唐吉玉;陈俊芳;;GaInNAs/GaAs量子阱太阳电池模型建立与计算[J];半导体光电;2011年03期
16 尹辑文;于毅夫;李伟萍;王子武;肖景林;;抛物线性限制势量子点量子比特的研究进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7期
17 魏国柱;李媛;公卫江;范爽;;半导体量子点中杂质结合能的理论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8期
18 徐义邦;孙向英;杨传孝;;碲化镉量子点自组装膜的构建及其对溶菌酶的界面传感[J];分析化学;2011年09期
19 古丽姗;宋艺华;彭勇刚;郑雨军;;V型三能级量子点体系中的类相干粒子数囚禁现象[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1年10期
20 孟维欣;郝玉英;许慧侠;王华;刘旭光;许并社;;基于一种新型有机金属配合物的量子阱结构有机电致白光器件的性能研究[J];物理学报;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黎黎;张灿邦;张宏伟;周凌云;;核/壳量子点与生物分子偶联机制及其荧光特征的量子力学分析[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2 陈立波;L.J.Sham;EdoWaks;顾永建;;光控耦合双量子点之间的超快相位门[A];第十五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2年
3 李勇;谢志雄;;一种基于酵母细胞的硒化镉量子点的绿色合成方法[A];2010年第四届全国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杨坤;张春阳;;基于量子点与荧光微球双色并发机制的单分子检测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5 张立明;张智军;;石墨烯量子点的合成及光谱特性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朱守俊;张俊虎;刘学;唐诗佳;李波;杨柏;;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在生物成像领域的应用[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张黎黎;张灿邦;张宏伟;周凌云;;激光与量子点和生物分子偶联结构的极化子或激子的相互作用机制的量子力学分析[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8 王迅;;半导体量子点的库仑荷电效应[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9 董玥;尚欣;郝先;朱永春;王宏达;;量子点与Hela的相互作用[A];第一届全国生物物理化学会议暨生物物理化学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苑光辉;明海;王沛;;近场激发下的量子点共振能量转移研究[A];光子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长三角光子科技创新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威;低维半导体材料(InGaN量子阱、InAs量子点)显微结构与光学性能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张立功;ZnCdSe量子阱/CdSe量子点复合结构中激子过程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3年
3 王科范;Si表面Ge量子点的MBE外延生长及其结构表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4 董乔梅;食管癌相关分子功能和纳米材料量子点新特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5 苗雁鸣;几种纳米体系的制备表征和生物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物理研究所);2006年
6 杨景海;Ⅲ-V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GaN外延膜和InAs量子点的制备及光学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王会堂;胰岛素受体亲合短肽的筛选、合成及量子点荧光标记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房铁峰;介观Kondo输运[D];兰州大学;2007年
9 陈刚;微腔中多体系统的新奇量子相变及其调控[D];山西大学;2009年
10 傅昕;核壳型量子点和功能化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表征及在荧光标记上的应用[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冬;压力下应变GaN/Al_xGa_(1-x)N柱形量子点中杂质态结合能[D];内蒙古大学;2010年
2 任娟;合成水溶性量子点及其作为离子探针[D];兰州大学;2009年
3 董再蒸;CdTe量子点酸度敏感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在分析中的应用[D];东北大学;2008年
4 李梦莹;CdTe量子点荧光探针的合成、表征及其在分析中的应用[D];东北大学;2008年
5 左超;水溶性量子点和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D];武汉大学;2004年
6 鞠文明;声子腔中半导体双量子点量子比特的动力学[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7 周华萌;L-半胱氨酸修饰的CdTe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的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8 龙宇;电子—声子相互作用对量子环输运性质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曾凤;高浓度掺杂CdSe/ZnS量子点光纤光谱特性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10 徐东;CdSe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霞;科学实验发现:量子点不是点[N];科技日报;2010年
2 刘霞;量子点全光开关有望让光互联取代电子互联[N];科技日报;2011年
3 记者 刘霞;量子点与经典数据流可在光纤内同行[N];科技日报;2011年
4 张巍巍;单个电子可如“乒乓球”般在量子点间往返[N];科技日报;2011年
5 冯卫东;美公司推出高性能量子点感光元件[N];科技日报;2010年
6 刘牧洋;我国量子点研究获新突破[N];光明日报;2003年
7 冯卫东;美研究可高效阻断蛋白生成的量子点技术[N];科技日报;2008年
8 王全楚;“量子点”荧光标记初露端倪[N];健康报;2005年
9 记者马艳红;中科院化学所成功制备量子点荧光微球[N];中国医药报;2005年
10 记者  毛黎;美利用量子点提高光电转换率[N];科技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