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二芳基噁唑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设计、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
【摘要】:本文以4,5-二芳基噁唑类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奥沙普秦(Oxaprozin)为先导化合物,利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及4,5-二芳基噁唑类NSAIDs 的构效关系及NSAIDs 的作用机制,采用与环氧化酶分子对接的方法,辅助设计了3 类新化合物,从中筛选出新化合物3-〔4-(4-氟苯基)-5-(4-氨基磺酰基-3-氟苯基)噁唑-2-基〕丙酸(NC-2142)进行合成,并合成得到七个新的重要中间体,同时也对NC-2142 的合成工艺进行了考察。经药理实验证明NC-2142 对二甲苯、蛋清、角叉菜胶等所致急性炎症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小鼠扭体法及热板法致痛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由此表明,NC-2142 是一个具有较强的抗炎和镇痛作用且极具开发价值的新化合物。这为进一步研究高效、低毒的新型NSAIDs 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法。
|
|
|
|
1 |
范琦,程秀华,张琴,蒋心惠,朱凯;酮洛芬的相转移催化氧化合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5年11期 |
2 |
姜妮丽,范朋高,程国侯;醋氯芬酸的合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5年07期 |
3 |
彭涛;王林;;甲磺酸达布非隆的微波合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8年08期 |
4 |
赖宜生;张奕华;李月珍;季晖;杨茗;丛日刚;;3-[(4-氨磺酰苯基)羟基亚甲基]-5-甲基-2-吲哚酮-1-羧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
5 |
马鹤;张智勇;田康;李岩松;张丽娟;;2-甲基-3-取代苯基吡咯并吡嗪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10年03期 |
6 |
李光华;胡绍渝;;非甾体抗炎新药联苯乙酸的合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1年06期 |
7 |
赵丽华;耿佃云;;依托度酸的合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5年12期 |
8 |
张卫红;吴卫忠;;替诺昔康的合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6年05期 |
9 |
赵丽华;延锦丽;;非甾体抗炎药依托度酸的生产新工艺[J];齐鲁药事;2007年08期 |
10 |
胡琛;;非甾体抗炎药的肾毒性[J];世界临床药物;1991年05期 |
11 |
敖桂珍;郑丽玲;绪广林;李静;;α-芳基-3,5-二甲氧基苯丙烯酰胺的合成及抗炎活性[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
12 |
张宏伟;张志广;;谷氨酰胺对非甾体抗炎药损伤胃黏膜的保护作用[J];医学综述;2010年01期 |
13 |
祝贺;吕桂香;殷丽娟;;非甾体抗炎药对胃肠黏膜损伤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疗;2010年36期 |
14 |
;用爪钩草属植物提取物或去参苷防治肾脏疾病[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6年04期 |
15 |
李瑜元;;非甾体抗炎药的胃肠黏膜损害[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7年01期 |
16 |
夏泽宽,于光恒,蔡霞;溴芬酸钠的合成[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
17 |
胡琛;;非甾体抗炎药的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J];世界临床药物;1992年06期 |
18 |
朱安祥;王洁;;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临床新用途[J];中国现代医生;2010年22期 |
19 |
戚繁;周金培;丁一为;黄文龙;钱海;戴岳;;咪唑并[1,2-a]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和抗炎活性[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
20 |
胡琛;;非甾体抗炎药的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92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