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肽免疫抑制剂抑制大鼠肝移植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摘要】:急性排斥反应是器官移植后移植物失功的最主要的因素,应用免疫抑制剂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然而许多有效的免疫抑制剂都有着广泛的毒性,用于治疗的单克隆抗体因识别大部分的外周T细胞而产生广泛的、非特异性的免疫抑制。一个理想的免疫抑制剂应选择性地作用于T细胞,这些T细胞是参加特定的免疫反应的,而移植中更具有专一性的免疫抑制剂的靶目标应该是IL-2R,因为它的表达是同种异体反应性T细胞激活的一个重要步骤。IL-2R有3个亚基:α、β和γ,其中;α链只表达在器官移植的T细胞表面,而在静息T细胞表面不表达,这为新型免疫抑制药物的开发研制提供了一条途径。
第一部分实验中,采用标准的Fmoc保护氨基酸Nα氨基的固相合成法合成了小肽XCSSXX,经HPLC纯化,并通过质谱检测确定其分子量。为了检测该小肽的免疫抑制活性,分别以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和IL-2诱导的淋巴母细胞转化实验为体外模型,观察小肽对细胞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小肽是通过抑制IL-2和IL-2R的结合实现其免疫抑制作用的。
第二部分实验中,以BN至Lewis大鼠原位肝移植为模型,分别将不同剂量的小肽于术后1-7天注入受体鼠腹腔内,观察各组大鼠存活时间,移植肝组织病理改变及各组细胞因子IL-2、IL-4、IL-10、IFN-Y的变化。我们观察到一定剂量的小肽能够抑制大鼠肝移植的排斥反应,并可引起Th1细胞向Th2细胞的免疫偏离。
|
|
|
|
1 |
张叔人,张友会;肿瘤特异免疫治疗研究新趋向[J];中国免疫学杂志;1996年04期 |
2 |
武婕,张宏斌,冼江,杨太成,杨传红,王捷,郑文玲,赖晃文,陈惠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KDR的靶向制剂的制备[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03年02期 |
3 |
雷和田,吴健,杨峻山,寿成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lt-1结合小肽的融合表达及活性鉴定[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2年01期 |
4 |
王明清;王延宝;盛筱;孙学军;尤进茂;;4种小肽衍生物的非水毛细管电泳分离研究[J];分析测试学报;2008年11期 |
5 |
徐伟,吴少瑜,张嘉杰,李志琴,吴曙光;中国蝮蛇蛇毒中小肽SV-PP-3的分离及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
6 |
李映新;李剑军;周先丽;雷丹青;;广西尖吻蝮蛇毒K组分抗血管生成活性研究[J];医药导报;2011年02期 |
7 |
陈振邦;;皮质类固醇在免疫抑制方面的药理作用[J];中国医刊;1982年06期 |
8 |
孙才坚;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结核病[J];国际呼吸杂志;1983年01期 |
9 |
李长生;张力青;杨胜利;霍跃光;戚振乙;;同种异体肾移植四例报告[J];青海医药杂志;1984年02期 |
10 |
胡力中;;Mooren角膜溃疡的治疗[J];国际眼科纵览;1985年06期 |
11 |
王昆润;临床肾移植使用免疫抑制剂环孢菌素的经验[J];国际免疫学杂志;1987年02期 |
12 |
邓福孝;曹剑虹;夏志林;林绥;王小逸;;雷二羟酸甲酯和雷公藤春碱的结构[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1987年01期 |
13 |
汪兴民;肾移植术后感染及其预防[J];日本医学介绍;1988年06期 |
14 |
黄玉蓉;胡耀文;;单克隆抗体首次应用于临床肾移植术后的护理体会[J];护理学杂志;1988年04期 |
15 |
李勇;;中药与免疫抑制剂并用治疗肾病综合征10例[J];江西中医药;1988年06期 |
16 |
Heinzl S
,江一帆;1978~1987年新药[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89年01期 |
17 |
杨正鸿,周燕文;环孢素A与红霉素等抗生素的药物相互作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3年04期 |
18 |
曲俊兵;免疫抑制剂在器官移植术中的应用[J];海峡药学;1997年S1期 |
19 |
林荣禧;陈子宣;洪佳平;林文洪;;肾移植术后带状疱疹的防治[J];福州总医院学报;1999年03期 |
20 |
刘钢,王兰兰,张瑞微,王忠明,谢其冰;免疫抑制剂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抗心磷脂抗体的影响[J];免疫学杂志;2000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