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论我国经济转型期教育体制改革的滞后效应

王亚波  
【摘要】:经过二十七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经济和社会发生了显著的转型,社会的各个层面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跨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又进入了全面的加速转型时期,教育体制改革也开始步入全新阶段。如何从公共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认识和研究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滞后问题,对于我国教育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从经济转型期和教育体制改革角度,运用公共经济学的公共产品和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经济转型期教育体制改革滞后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了剖析。本文认为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现阶段,由于教育体制改革自身尚存在滞后效应,由此引发的具有负的外部性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必须加快改革步伐,使经济转型与社会公共管理体制变革以及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同步。本文同时结合最新2004年中国教育界发生的具体典型案例,从公共经济学视角对经济转型期教育体制改革滞后效应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研究,指出了我国经济转型期教育体制改革滞后效应产生的根源性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这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解决我国经济转型期教育体制改革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林原;袁伦渠;;经济转型期我国最低工资制度实施的必要性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7年05期
2 郑兴明;;我国经济转型期结构性失业问题的探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宋庆;;试论我国经济转型期中的主体性建构[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11期
4 刘晔;;我国经济转型期的高等教育投入模式及优化[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高海航,樊纯诗;经济转型期企业员工培训的思考[J];中国培训;1999年07期
6 马新;经济转型期的知识经济与资本经济[J];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01期
7 胡京生;略论经济转型期医德的困惑及其蜕变[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8 陈锐锋;经济转型期学术期刊出路初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0年01期
9 李景春;;当前经济转型期腐败产生的社会原因浅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10 葛扬;王德鑫;;经济转型期我国城市房价收入比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城市为例[J];学习与探索;2010年02期
11 王朝东;孔伟英;;论经济转型期人际利益底线管理[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12 霍咏梅;杨清臣;杨丽霞;;经济转型影响下的灵活就业制度创新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1年06期
13 曾光清;关于中等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9年12期
14 周民康,张彪;经济转型期工业结构设计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5 俞继凤;;论旅游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6 马帅;胡育菡;;经济转型期对当代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思考[J];民营科技;2010年08期
17 彭佳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机遇[J];湖南教育(中);2010年08期
18 李姗姗;;教育改革之灯塔——《学会生存》之旨归[J];新教育;2010年12期
19 马凌远;;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视角下的教育改革创新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6期
20 刘琨;;视唱练耳教学体系中多声部立体节奏的课堂实践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淑云;;宋代教育改革简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胡国柳;张长海;吴顺祥;;基于职业成长视角的会计本科教育改革设想[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薛高阜;邵世雷;;高等教育质量观探析[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谷麦征;费玮;张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与分析[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5 周小李;;艾波茨霍姆学校与费尔霍普学校之比较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6 陈传锋;许净露;金一波;;恢复高考30余年来中学生学习状况的历史回顾与思考[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关于深化农村(成人)教育改革,推进北京市农业现代的调研报告[A];北京市农民教育研究报告[C];2001年
8 高金力;;谈幼儿园园长在教育改革中的应有心态和作用[A];管理与服务——北京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研究论文集[C];2003年
9 周伟业;;教师网络素养与教育改革调查报告——以艺术教师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10 徐心希;;试论林希元对明代封建教育的批判[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林原;经济转型期中国最低工资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3 向吉英;经济转型期产业成长与产业投资基金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4 卢宁;战后日本短期高等教育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曹元芳;经济转型期中国金融道德风险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6 蒋京川;斯腾伯格的智力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小兰;经济转型期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8 李江林;高师理科专业教育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刘世清;教育政策伦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朱丽;教育改革代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波;论我国经济转型期教育体制改革的滞后效应[D];吉林大学;2005年
2 李成增;张之洞近代教育模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3 秦臻;比较视阈中的我国教育公平制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4 贺娟;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方涛;大专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改革的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戴林;新世纪日本的教育改革[D];湖南大学;2008年
7 郝真鸣;新世纪高校教学园区环境建设特色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8 杨可心;关于职业学校学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宋云娟;文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孙同辰;高中文理分科与学生地理空间认知能力差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蒋建华;教育改革不是打倒一个另立一个[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宋全政;没有回头路的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陈天富;科学发展种好教育改革“试验田”[N];重庆日报;2009年
4 张晓晶;期待新一轮教改带来新希望[N];闽西日报;2009年
5 王继红 记者 海涛;五华区教育改革再推新举措[N];昆明日报;2009年
6 自治区教育厅;教育改革与发展业绩喜人[N];新疆日报(汉);2009年
7 湖北省教育厅厅长 陈安丽;一项具有创意的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唐国忠 杜良;春风又度“五一中”[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9年
9 本报特约记者 罗燕;教育改革,教师是核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丰捷;2009教育改革与民愿同行[N];光明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