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中的表征与策略研究
【摘要】:本研究对我国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表征和策略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同时结合研究结论进行了常态教学条件下的实践研究,研究结论对高中化学教学和学习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丰富了学科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内容。论文首先围绕问题解决过程的认知发生机制、问题表征和策略等核心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力图能比较清晰地回顾早期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关于以上三方面的研究成果,追踪学科心理学的研究趋势,借鉴数学和物理学科在三个方面的研究,同时在对化学学科国内外现有研究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的认知发生机制、表征水平和类型及主要的策略类型等理论假设。通过不同年级学生的分类实验和解题过程分析对理论假设给出了静态的描述和一定的支持。然后进行严格的变量控制,通过学生化学计算题和化学推断题的解题口语报告,对理论假设进行了动态描述和分析,实验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基本支持理论假设,说明我们对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过程中表征和策略的研究基本符合学生的实际。在理论和实验研究基础上,我们在整班常态教学环境下,在实验班进行了表征和策略训练,实验结果说明这种针对性的训练能显著提高学生的解题成绩,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表征和策略的使用水平。本研究的理论建构、实验设计方法的探索和教学实践对化学教学研究和学科心理学的发展都深具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