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宽带(UWB)空时处理技术研究
【摘要】:超宽带的窄脉冲特性使其具有很高的数据出数速率和距离测量精度,这是载波无线电信号无法比拟的。但是为了使其不干扰其它通信系统,国际上严格限制了它的发射功率,使超宽带信号的传输距离与探测精度受到了人为的约束。
为了提高UWB系统的通信性能,本文借助了空时编码技术,对多径信道下的超宽带空时处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研究了UWB的PPM空时分组码方案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基于BPSK的空时分组编码方案和差分空时分组码方案。前者可以提高UWB系统的通信性能,但需要估计信道,增加了接收机的负担;而后者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简化接收机结构。两种编码与传统的空时编码不同,它们是直接针对发送脉冲进行编码,而不是对发送的符号进行编码,相对于以往的数字编码方式,本文所提出的是一种模拟的编码方式。
在本课题组完成的吉林省科技计划项目“智能引导车辆和无线定位和导航”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UWB技术的月球车定位、导航的思想,并对所提出的四种定位方案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
|
|
|
1 |
蔡则苏,洪炳熔,刘玉强,魏振华;基于虚拟样机的月球探测机器人运动学建模[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
2 |
李扬;;UWB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探究[J];福建电脑;2010年02期 |
3 |
刘琦晖;科技统计的定位和发展趋势[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7年03期 |
4 |
郭晓川,陆剑英,殷南根,唐之崙,刘勤明;大学在我国基础研究体系结构中的定位和发展[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7年04期 |
5 |
龚时华,邓勇,朱国力,段正澄;计算机自动排样中 NFP 问题的算法实现[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12期 |
6 |
李志春;CH1015车身总成焊接夹具[J];电子机械工程;1998年05期 |
7 |
陈小惠;ToolBook4.0环境下视窗的定位与优化显示[J];微型电脑应用;1999年11期 |
8 |
何炼成,白永秀;国有企业面临的深层矛盾及其出路(下)[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
9 |
王华力,陈长征,甘仲民,韩锋;通信卫星干扰源定位与自适应调零一体化技术[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
10 |
王华力,陈长征,甘仲民;通信卫星干扰源定位与自适应调零的一体化实现[J];空间电子技术;2001年Z1期 |
11 |
刘颖,王树勋,王本平;基于四阶累积量的自适应参数型多径时延估计[J];系统仿真学报;2002年06期 |
12 |
陈延国,于澎,高振东,张仁彦,王启龙;自主移动机器人定位方法的研究现状[J];应用科技;2002年11期 |
13 |
吴兴伟,刘珂;对高职高专院校学报定位的探讨与实践[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
14 |
剡根会;教育信息化与教学基本要素的角色定位[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
15 |
熊瑾煜,王巍,朱中梁;基于泰勒级数展开的蜂窝TDOA定位算法[J];通信学报;2004年04期 |
16 |
刘增辉,赖英旭;位置传感技术研究进展[J];传感器技术;2005年10期 |
17 |
张焰;;地方高校学报角色定位的五条途径[J];开封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
18 |
温希波;;谈谈高等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定位[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5年08期 |
19 |
唐启秀;;高校网络教育之定位分析[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
20 |
张冬冬;;现代科技期刊的定位及其发展[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