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压力变化式惯性压电驱动机构研究
【摘要】:在分析了目前惯性式压电驱动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以压电双晶片振子作为动力元件,通过控制移动机构和支撑面之间的正压力,使摩擦力有序变化而形成定向运动的新型压电驱动方式。基于这种方式,设计了直线型压电驱动机构和旋转型压电驱动机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通过对压电材料的特性分析,说明了可以采用压电双晶片作为实现惯性冲击的基本元件。
2.论述了利用压电双晶片振子构造的正压力变化式惯性压电驱动机构的结构形式及驱动机理,分析了机构的运动特性。
3.通过有限元软件分析了振子结构参数变化对振子端部静态变形量和固有频率的影响;以理论建模和实验测试两种分析方式,对所选取的压电双晶片振子进行了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分析。
4.通过试验测试,选择适合压电驱动机构工作的驱动电源信号;分析了驱动电源电压、工作频率以及载荷对机构的速度和步长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控制方法。
|
|
|
|
1 |
程光明,李鹏,杨志刚,鄂世举,刘建芳;压电驱动式双喷嘴挡板电液伺服阀[J];光学精密工程;2005年03期 |
2 |
耿照新;崔大付;刘长春;;两种压电驱动自吸微泵的研制与性能比较[J];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06年04期 |
3 |
吴英洪;野战火箭弹无线电引信的惯性碰炸机构[J];探测与控制学报;1985年04期 |
4 |
赖百坛;惯性保险机构计算程序[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9年04期 |
5 |
李家伟;关于“惯性”与“质量”的问题——论质量不是惯性的度量[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6年02期 |
6 |
陈军;大着角惯性着发引信[J];探测与控制学报;1985年06期 |
7 |
左雪平,赵万生,刘维东,袁松梅;蠕动式压电驱动微小型电火花加工装置的电极驱动方法研究[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1999年06期 |
8 |
左雪平,赵万生,袁松梅,李云峰;蠕动式压电驱动微小型电火花加工装置的单片机控制系统[J];电加工与模具;1999年06期 |
9 |
肖菊兰;炮弹引信[J];探测与控制学报;1985年06期 |
10 |
邓昭镜;物质之量的量度——质量与物质惯性的量度——动量[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
11 |
杨志刚;;《压电驱动与控制技术》专题文章导读[J];光学精密工程;2006年04期 |
12 |
章红梅;;基于压电驱动微型泵的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7年12期 |
13 |
李庆钢;;可恶的惯性[J];安全与健康;2009年06期 |
14 |
李建群;驾驶员的心理惯性与转移[J];汽车与安全;2000年10期 |
15 |
孙惠明;低膛压惯性近似积分仪设计探讨[J];探测与控制学报;1981年01期 |
16 |
王家营,卢士富;制动时汽车的振动──与小林明先生商榷[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
17 |
王海宁;崔大付;耿照新;陈兴;;压电双晶片驱动的压电微泵的研究[J];压电与声光;2007年03期 |
18 |
张斌;陈西平;浮红霞;杜习波;;压电双晶片作为驱动的精密定位机构研究[J];机械与电子;2009年06期 |
19 |
张斌;李士进;贡玉杰;王德昌;;压电双晶片型微位移放大机构研究[J];热处理技术与装备;2011年02期 |
20 |
张斌;李士进;贡玉杰;王德昌;;压电双晶片型微位移放大机构研究[J];精密制造与自动化;2011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