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乘用车制冷系统优化设计仿真模拟计算研究

李恩海  
【摘要】:本文结合中国一汽集团公司技术中心课题“乘用车制冷系统优化设计仿真模拟计算研究”项目,对制冷系统优化设计仿真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就以下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试验方法研究: 结合产品开发工作对空调系统部件的先进行台架试验。做某乘用车的空调系统部件试验。先对空调系统的部件如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进行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能用来校准制冷系统单体的模型,确定单体的参数,最后将单体的参数输入到整个制冷系统的仿真模型中进行系统模拟。针对试验方法、试验装置和试验数据处理进行研究。 台架试验:空调系统试验、蒸发器单体试验、冷凝器单体试验、压缩机单体试验。 2、模拟计算方法研究 计划采用F1owmaster软件或其它类似的软件进行空调系统模拟计算,并进行了多次技术方案论证和招标工作。最终课题采用的技术路线是利用F1owmaster软件:先进行空调系统各部件如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的模拟,用部件的性能试验结果来校准制冷系统单体的模型,确定单体的参数。将各部件的参数调入到整个空调系统模型中再进行整个空调系统的模拟匹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综合信息[J];城市车辆;2002年03期
2 于丽萍;;乘用车外表的维护方法[J];汽车维护与修理;2004年02期
3 ;2005年全国汽车产销突破570万辆[J];中国机电工业;2006年02期
4 ;2006年首月车市高调开局[J];汽车与配件;2006年07期
5 李孟良;张建伟;张富兴;赵春明;;中国城市乘用车实际行驶工况的研究[J];汽车工程;2006年06期
6 ;2007年一季度全国乘用车企业及车型销量分析[J];汽车与配件;2007年18期
7 张正智;;中国柴油乘用车发展前景展望[J];汽车工业研究;2008年10期
8 李永钧;;商用车市场相对乏力 有待加大政策扶持[J];商用汽车;2009年04期
9 张伯顺;;车市需求更旺盛 调整效果初显现——2009年12月份乘用车销售排行分析[J];汽车与配件;2010年05期
10 邵思军;;我国乘用车销售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分析[J];汽车与安全;2010年09期
11 唐波;赵晓红;;乘用车针对C-NCAP的得分策略[J];汽车与配件;2010年36期
12 ;数据一览[J];汽车工程师;2010年07期
13 ;数据[J];汽车工程师;2010年08期
14 ;数据一览[J];汽车工程师;2011年01期
15 穗日;;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提至10%[J];广东交通;2011年01期
16 ;数据一览[J];汽车工程师;2011年02期
17 徐润栋;;新式冷藏车[J];渔业现代化;1980年02期
18 路煜;;日本冰场建设近况[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83年02期
19 曹忠武;;对电冰箱制冷系统焊接的改进意见[J];家电科技;1986年01期
20 洪国同;崔广德;徐泽元;潘雁频;韩军;;多光谱扫描仪调焦制冷系统[J];真空与低温;198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普春杰;;乘用车内饰设计研究[A];河南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二届科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林梅英;陈铭年;徐建全;林少玲;;当代五类乘用车统计数据比较分析——全球名车统计分析之七[A];福建省科协第四届学术年会——提升福建制造业竞争力的战略思考专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2007年中国车市大盘点[A];2007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8年
4 李倩;郭宪民;李卫国;;跨临奅CO_2两相流引射制冷系统性能实验研究[A];走中国创造之路——2011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游英;吕灿仁;;新的非共沸混合工质连续容量调节制冷系统的构想[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4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1994年
6 孙毅刚;裘达;孙德潜;;机车空调用制冷压缩机研究[A];上海市制冷学会一九九七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7 强福悦;;制冷系统的能效和能耗问题[A];2000年中国食品冷藏链大会暨冷藏链配套装备展示会论文集[C];2000年
8 邵雪;杨春光;张宁;高霞;;制冷用水平管降膜蒸发器换热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制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锡珩;厉建国;;制冷系统与制冷剂、润滑油[A];上海市制冷学会一九九七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10 童蕾;何国新;蓝文凯;郑艺峰;邱壁丰;陈建辉;;对冰箱制冷系统及使用材料和工艺的分析研究[A];2001年全国空调器、电冰箱(柜)及压缩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金华;交叉型乘用车行人碰撞安全的设计方法与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白惠峰;全天候太阳能喷射—变速压缩复迭式制冷系统特性研究及优化[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海东;乘用车轻量化绿色效应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何丽娟;冷变换器原理及其在低品位热驱动制冷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张馨月;基于收入变迁的城镇居民乘用车需求演化规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张博;喷射器与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7 吕阳;中国乘用车企业价格、产品及产能策略行为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8 刘欢;城市交通信息与机动车排放二级映射耦合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9 杨亮;基于仿真的制冷系统稳健设计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10 任能;制冷系统故障检测、诊断及预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恩海;乘用车制冷系统优化设计仿真模拟计算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王伯春;二氧化碳制冷系统动态仿真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3 王晓坡;新型吸收式制冷系统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4年
4 喻首贤;R410A变频房间空调器稳态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胡正定;基于补偿模糊神经网络的制冷系统故障诊断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6 刘彬;房间空调器制冷系统计算机仿真与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7 刘新朝;水产食品冷库网络控制系统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5年
8 刘长军;楼宇热电冷联供系统的节能分析与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何源;制冷装置通用实验台的研制[D];广东工业大学;2004年
10 刘铭刚;动力设备综合实验平台及其数据采集与处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月伊兰特、QQ、凯越居轿车销量前三[N];中国工业报;2006年
2 刘朝晖;销量下滑 2月车市有点冷[N];贵阳日报;2007年
3 钱蝉娟;中外资品牌PK赢利能力[N];经理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陶春宇;江淮乘用车只等批文[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5 万泌;“大车”造小车的时代?[N];现代物流报;2007年
6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销量环比下降 自主品牌轿车累计销量超过百万[N];中国工业报;2007年
7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月份乘用车销售比上月下降26.15%[N];中国工业报;2008年
8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行业信息部;上半年乘用车销大于产[N];中国工业报;2005年
9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我国汽车产销形势回暖[N];中国商报;2005年
10 迟明霞;乘用车市场告别超高速增长期[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