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源遥感数据支持下的松嫩平原生态环境变化研究
【摘要】:近半个世纪以来,松嫩平原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土地盐碱化、沙化和草原退化等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制约了该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综合应用3S技术,特别是RS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松嫩平原生态环境变化的集成研究。应用TM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剖析了土地利用的变化过程,定量分析了典型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模拟预测了其空间动态变化格局,从而揭示了研究区十年尺度的生态环境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利用MODIS高光谱遥感数据,采用定量遥感的理论和方法反演得到多种生态环境要素指标,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对区域土地荒漠化的动态监测;将TM与MODIS遥感数据结合进行松嫩平原生态资产评估,为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理论支持。本文综合运用多种新技术和新方法开展生态环境变化研究,从更深度和广度上揭示了松嫩平原生态环境演变的规律和特征,是区域生态环境系统研究新的尝试和探索,其研究成果为松嫩平原生态环境保护与重建、资源可持续利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
|
|
1 |
姜晟;卢刚;陈成;许志波;;东太湖湖滨带近三十年生态环境变化遥感分析与评价[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7年03期 |
2 |
马国青,张秋良;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变化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
3 |
杨永春,Jacquie Burgess,陈发虎,Kevin Collins,李丁,常跟应,李忆春,韩艳梅;甘肃民勤盆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生态环境变化对人类的反作用研究——民勤盆地社会调查结果分析(英文)[J];兰州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
4 |
王维超,菅清洁;农业生态环境变化与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00年05期 |
5 |
黄玉仁,黄玉生,李子华,陈宝君;生态环境变化对雾的影响[J];气象科学;2000年02期 |
6 |
范以锦;;生态环境变化后仍需挖掘报媒潜力[J];青年记者;2014年12期 |
7 |
刘光生;;地震后生态环境变化及保护的思索[J];环境经济;2013年10期 |
8 |
樊文娥;;社会生态环境变化视角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学术论坛;2006年11期 |
9 |
王怀国
,朱家贵;鸟与环境[J];河南林业;2002年02期 |
10 |
王倩;高英;;“化学要素与区域海洋生态环境变化的关系”专辑报道[J];海洋学报;2018年08期 |
11 |
王志章;刘天元;贾煜;;重庆市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变化的关系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年09期 |
12 |
周可法;张清;陈曦;孙莉;;中亚干旱区生态环境变化的特点和趋势[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6年S2期 |
13 |
倪艳芳,李兴隆,刘继凤;洪灾与土地生态环境变化[J];北方环境;2003年01期 |
14 |
朱士光;;清代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影响[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
15 |
吴滔;关于明清生态环境变化和农业灾荒发生的初步研究[J];农业考古;1999年03期 |
16 |
江波;林涛;吕世勇;朱生亮;高占冬;洪江;;生态环境变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以贵阳市偏坡乡为例[J];贵州科学;2016年05期 |
17 |
江爱良;;近40年来世界粮食生产和农业生态环境变化概况[J];生态农业研究;1993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