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型及流行病学研究
【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DNA病毒,它是引起多种肝炎的最常见的病毒之一。为不完全闭合,环状双链DNA。依据HBV全基因序列同源性≥92%或S基因序列同源性≥96%将HBV的基因型分为A-H 8种基因型。HBV基因型呈一定的地理区域分布,基因型反映了HBV自然感染史发生的变异特点,是病毒变异进化的结果,有研究表明基因型与HBV的感染途径和疾病进程相关,并可能与治疗的耐药性相关。
本文建立了一种简单易行的HBV基因型分型方法-多对型特异型引物巢式PCR的方法,对HBV的基因型进行分型的研究。经过使用PCR-RFLP方法的验证,可知本方法简单、准确、特异性强。
应用本方法对吉林省的194份HBV阳性患者的血清进行基因型分型,并进行HBV的基因型与临床流行病学的相关研究。结果,在吉林省HBV的基因型中以C基因型为主172例,占患者总数的88.7%;,BC混合型6例,占患者总数的3.1%,B基因型为16例,占患者总数的8.2%;未发现HBV其它的基因型。通过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发现C基因型常见于较重的肝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且相对于B基因型来说,C基因型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