锆钛酸铅陶瓷材料的拉曼散射研究
【摘要】:本论文选择了具有优良压电性能的二元系固溶体PbZr_(0.52)Ti_(0.48)O_3(PZT)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变温拉曼光谱为研究手段,对球磨法、固相烧结法、高温高压法制备的不同样品进行结构和相变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球磨法球磨40h制备的样品,在280cm-1附近观察到弱的属于PZT的特征拉曼峰,表明PZT相开始形成。球磨80h和120h的样品,其室温拉曼谱与文献报道的PZT谱相似,对100 cm~(-1)-400 cm~(-1)波数范围进行分峰分析,证明球磨80h、120h的样品形成了稳定的PZT相,是三方相和四方相共存。对球磨法、固相烧结法、高温高压法制备的PZT样品进行变温拉曼光谱分析,观察到球磨80h后1100℃烧结1h制备的样品,在345℃时(居里温度以下)三方相的E(2TO)模消失,四方相的软模A1(1TO)向低频移动,说明随温度升高四方相增多而三方相减少;在居里温度以上(420℃)软模A1(1TO)消失。固相烧结法制备的PZT样品的拉曼谱比球磨样品清晰,只是峰位稍有差异;高温高压方法制备的样品,室温拉曼峰较弱。但在居里点附近的结构相变特征三者基本相同。还研究了纳米SiO_2在高压高温下的结构转变,拉曼分析表明,在3.9GPa、320℃处理的样品,可以清楚地观测到柯石英的反对称伸缩振动特征峰Bg,说明纳米SiO_2在此温压条件下形成了柯石英。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
|
|
|
1 |
左健,邢锦云,刘先明,许存义;Ga_xIn_(1-x)P混晶的拉曼散射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2年05期 |
2 |
OUYANG Y.,WANG Y.P.,FANG Y.;碳纳米管在银基底上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研究(英文)[J];光散射学报;2005年01期 |
3 |
张铁民;缪国庆;傅军;符运良;王林茂;洪丽;;拉曼散射和X射线衍射研究In_xGa_(1-x)As材料[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
4 |
薛奇,张峻峰,董坚;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研究聚丙烯腈在粗糙银表面的低温环化及石墨化[J];科学通报;1992年05期 |
5 |
高瑛,高汉江,骆永石,刘和初,董跃进,章厚琪;GaP∶NLED外延片微区光致发光和拉曼散射研究[J];发光学报;2000年03期 |
6 |
李宏,杨国栋;谈谈光波的几种散射[J];济宁师专学报;2000年06期 |
7 |
刘美红;光子晶体光纤使拉曼散射阈值下降[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3年07期 |
8 |
冯倩,王峰祥,郝跃;MOCVD生长GaN和GaN∶Mg薄膜的对比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4年03期 |
9 |
吕秀娟,张秀荣,戴振宏;反铁磁拉曼散射的压缩态[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10 |
原安娟;王吉友;段苹;;拉曼散射在有线电视传输中的应用[J];物理与工程;2008年02期 |
11 |
武建劳,郇宜贤,傅克德,张鹏翔;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概述(下)[J];光散射学报;1994年02期 |
12 |
张崇起,李勤,林书煌;脂类和极性氨基酸的近红外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研究[J];光散射学报;1995年Z1期 |
13 |
张纪才,戴伦,秦国刚,应丽贞,赵新生;离子注入GaN的拉曼散射研究[J];物理学报;2002年03期 |
14 |
方靖淮,黄云霞,李霞,窦晓明;混合正、负电性银胶体系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活性研究(英文)[J];化学物理学报;2004年06期 |
15 |
时延梅;王晶;;脉冲内拉曼散射所致啁啾的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
16 |
史金荣,徐永晨,吴翔;六氯铅铵晶体相变的拉曼散射研究[J];光学学报;1996年06期 |
17 |
赵金涛,谭红琳,张鹏翔;植物活体D1/D2/Cyt b-559复合物拉曼散射的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S1期 |
18 |
汪兆平,丁琨,韩和相,李国华;用硅离子注入方法制备的纳米硅的拉曼散射研究[J];光散射学报;1999年03期 |
19 |
黄仕华,夏成杰,黄守江,张鹏翔;用拉曼散射分析碲镉汞中的缺陷[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1年04期 |
20 |
成泽;压电晶体拉曼散射的统一量子论[J];物理学报;2005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