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质粒为载体的hIGF-1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

顾加祥  
【摘要】:周围神经损伤后修复与再生涉及诸多因素:神经营养因子对神经元胞体的保护,神经再生微环境的重建,桥接物与神经缺损的修复与再生,神经末梢及效应器的再生与重建等。因此周围神经损伤后再连接、设法保护神经元胞体在周围神经损伤后免于或较少发生退变死亡、预防骨骼肌萎缩和运动终板、感觉终器的退变是治疗的关键。自发现神经生长因子以来,人们已经认识到10余种神经营养因子对中枢和周围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再生及正常状态下维持神经细胞的存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hIGF-1)是最近10多年来逐渐了解其基因结构和生物学活性,已有各种实验研究它对骨骼、肾病、糖尿病和中枢神经元细胞的作用,而对于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修复研究得较少。本实验通过质粒为载体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注射到坐骨神经损伤局部,在损伤神经轴突摄取、转染并通过轴浆运输到脊髓和骨骼肌组织来了解其促周围神经再生、抑制骨骼肌萎缩和保护运动神经元细胞的作用,通过不同时间观察hIGF-1基因在脊髓运动神经元和骨骼肌细胞中的表达、电生理学、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了解其作用时间和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外源性hIGF-1能被损伤神经轴突摄取并通过轴浆运输到达脊髓和骨骼肌组织中,1周左右脊髓中表达达高峰,而在肌肉中2周左右表达最高;hIGF-1能促进周围神经再生、抑制骨骼肌萎缩和保护运动神经元;周围神经损伤后脊髓运动神经元细胞凋亡是运动神经元死亡的主要途径。本实验为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修复、保护运动神经元和抑制骨骼肌的萎缩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进;崔景彬;张亚卓;董子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J];解剖学报;2006年02期
2 王丰,夏欣,胡宏惠,李凌,田毓华,陈霞芳,黄倩;脂质体介导质粒DNA转移至视网膜的观察[J];中华眼科杂志;2002年09期
3 吴岚晓,李明,王萍,陈白虹;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2年01期
4 平萍,李青峰,干季良,张涤生;神经再生条件液对运动神经元细胞活性的影响[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0年06期
5 迟福,刘顺英;脂质体转基因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1年02期
6 ;利用脂质体处理的精子制备转基因兔[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1996年04期
7 刘翠香,邓英杰;脂质体复合物与肿瘤的基因治疗[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8 刘相名,惠国桢,苗宏生,孙兵,栗超跃,杨立业,郭礼和;缺血性脑损伤后大鼠脑中脂质体介导外源基因的表达[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3年02期
9 王瓞,林其谁;血清因素对阳离子脂质体转染的影响及其对策[J];细胞生物学杂志;1998年03期
10 安萍,于波,李世拥,蔡惠云;全营养液促脂质体介导质粒DNA转染结肠直肠癌细胞的实验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03年01期
11 陈少杰,倪一鸣,张翀,冯强;脂质体介导报告基因Lac-Z导入大鼠原位移植肺细胞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04年03期
12 王永堂;鲁秀敏;;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机制[J];人民军医;2006年06期
13 郑玲玲;吴建中;;周围神经再生运动轴突优先肌支再支配[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4 陈国武;孟纯阳;蒋电明;胡侦明;;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EGFP/hVEGF_(165)转染兔成骨细胞条件的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20期
15 赵凤仪!300211,周佩兰!300211,赵卫生!300211,王瑞林!300211,杨明富!300211,孔令震!300211,张铁良!300211;神经生长因子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J];中华骨科杂志;2000年01期
16 陈忠斌,王升启,王弘,朱宝珍,孙志贤;pH敏脂质体对反义寡核苷酸抗流感病毒活性的影响[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1999年04期
17 郭馨,陆世铎,孙凤艳;脂质体介导的VEGF质粒脑室内注射促进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的修复[J];中国神经科学杂志;2004年06期
18 杨长青,王吉耀,方国汀,刘建军,郭津生;静脉途径时脂质体和糖化多聚赖氨酸对基因表达肝脏靶向定位效果的比较[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0年01期
19 金晓凌,井清源,王炳生;瘤体内直接注射白介素2质粒复合物治疗小鼠肝癌[J];中国肿瘤临床;2001年10期
20 苑晓玲,从玉文,善亚君,陈家佩;提高悬浮细胞脂质体转染效率的方法[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三纲;赵怡芳;;脂质体DOSPER介导质粒DNA转染大鼠内皮细胞的实验[A];第一届全国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2 车晓平;赵小伟;李卫敏;;脂质体在皮肤局部给药系统中的应用[A];2007中药药物创新与制药关键技术研讨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中药制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高华;薛红利;黄学娣;陈俐娟;孟文彤;阚兵;王先和;牛挺;;脂质体和厚朴酚治疗淋巴瘤的实验研究[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4 刘璐璐;刘启兵;许雪娇;黄继云;颜森泉;韩峰;楼宜嘉;;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介导基因转染对内皮细胞株的毒性作用[A];中国毒理学会第五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5 徐昕;潘卫三;聂淑芳;祝林;奉建芳;;蟾毒提取物长循环脂质体的生物学评价[A];2009全国中药创新与研究论坛学术论文集[C];2009年
6 安身景;甘礼华;姚远;张付清;徐子颉;郝志显;陈龙武;;异丙酚与卵磷脂脂质体相互作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赵大庆;高新风;裴奉奎;倪嘉缵;黄芬;;用NMR方法研究山莨菪碱与DPPC脂质体的相互作用[A];第七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2年
8 涂良钰;李绍珍;;抗代谢中药剂型及对晶体上皮细胞作用的研究[A];全国首届中青年中医眼科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1996年
9 黄虹;龚永生;范小芳;毛孙忠;胡良冈;;脂质体L-精氨酸对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大鼠一氧化氮代谢及其合酶基因表达的影响[A];第六次全国缺氧和呼吸病理生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10 梁晓飞;王汉杰;田惠;罗浩;成靖;郝丽娟;常津;;新型载药磁性阳离子高分子脂质体的制备[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8年年会暨首届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加祥;质粒为载体的hIGF-1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李斌生;载端粒酶ASODN-t的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和对肝癌HepG-2细胞的转染[D];中南大学;2007年
3 刘屹;和厚朴酚脂质体治疗卵巢癌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郑顺贞;9-硝基喜树碱脂质体抗肝癌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周青峰;海藻糖的发酵制备和保护机理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1997年
6 冯力蕴;复合荧光CdSe量子点的制备、表征与光学性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6年
7 戚凤春;新型流感疫苗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康建功;鲜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脂质体研制及抗肿瘤实验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9 于建斌;乙酰肝素酶反义寡核苷酸对恶性黑素瘤生长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10 赵文静;大鼠喉运动神经元的呼吸功能和非呼吸功能的中枢调控[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峥;脂质体蛋白转染方法比较及运用该方法制备结核特异性靶细胞[D];武汉大学;2004年
2 杨娜娜;小鼠白血病抑制因子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维持鸡胚胎干细胞未分化状态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3 邵伟;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表达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04年
4 贡亦清;5-氟尿嘧啶脂质体防治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实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4年
5 王筱亮;重组水蛭素脂质体鼻腔给药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6 宋敏;多囊卵巢综合症中瘦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关系的研究[D];延边大学;2008年
7 李辉;IGF-1和TNF-a在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及与斑块稳定性的初步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8 赵海英;促肝细胞生长素前体脂质体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1年
9 吕文平;脂质体转染胞嘧啶脱氨酶基因(CD/5-FC)联合放射线治疗人直肠癌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10 薛同春;单抗Au_(14-1)-脂质体-p53基因转染载体的制备及其在宫颈癌U_(14)细胞中的表达[D];江西医学院;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霞;美利用质粒制造诱导多功能干细胞[N];科技日报;2009年
2 洪敏 编译;2008年重要基础医药研究成果回顾[N];中国医药报;2008年
3 衣晓峰 陈英云 乔蕤琳;专家通过建立孤雌胚胎干细胞首次分化获得运动神经元[N];中国医药报;2010年
4 哈尔滨医科大学组胚研究室主任 雷蕾 整理 衣晓峰 陈英云 乔蕤琳;孤雌胚胎干细胞 成功分化运动神经元[N];健康报;2011年
5 孝文;2008年十大医学突破[N];北京日报;2008年
6 张亚红 朱照静;摸索新途径 提高靶向性[N];中国医药报;2006年
7 冯卫东;美将患者皮肤细胞转变成运动神经元[N];科技日报;2008年
8 记者 章迪思;高难高精“药物小车”中国也能造[N];解放日报;2009年
9 记者 白毅;沈阳药大频出新成果[N];中国医药报;2006年
10 林峰;脂质体阿霉素新药临床研究立项863计划[N];科技日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