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几种数字新技术及其应用
【摘要】:为获得高质量的地震剖面,进行精细的地质解释,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成为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本文论述的三类方法是以提高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为目的。
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详细的论述了地震噪声的特性、常规的去噪方法的发展进程和现状。本次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分三个部分:频域自适应最小平方滤波技术、中值滤波技术以及小波变换技术。第二章论述了频率域最小平方自适应滤波技术,并将其应用到地震资料折射波消除中。第三章我们详细的研究了中值滤波技术的现状及数学基础,提出了自适应加权中值滤波技术,并将多级中值滤波、自适应加权中值滤波技术应用到地震资料随机噪声消除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第四章论述了小波变换的两种方法:零通小波变换和二维小波变换,并分别应用到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进行薄层识别和去除面波的处理中。文章的最后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了简要的总结。
|
|
|
|
1 |
宗常进;吴元伟;;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像素级融合算法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08期 |
2 |
胡静波;张学杰;;基于对红外焦平面阵列非均匀校正的算法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1期 |
3 |
赵悦;陈家华;章建军;张为;程婷;;基于中值滤波和小波变换的天气雷达回波图像处理[J];气象科学;2007年01期 |
4 |
吴富梅;杨元喜;;基于小波阈值消噪自适应滤波的GPS/INS组合导航[J];测绘学报;2007年02期 |
5 |
孙国栋;吉书鹏;周桢;;小波域自适应滤波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J];航空兵器;2011年03期 |
6 |
王浩;曾欢;;几种图像去噪平滑算法的性能分析[J];科技资讯;2006年03期 |
7 |
詹毅;小波变换去噪方法研究[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1年04期 |
8 |
许毅玢;徐军;赵法林;罗积军;宁小磊;;基于小波变换的激光主动成像图像去噪方法[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9年12期 |
9 |
汤乐民,李敏;基于小波变换的医学图像去噪声处理[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4年04期 |
10 |
杨龙平,丁宣浩,孙建明;一种新的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消噪方法[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
11 |
简晓明,李明轩;小波变换和自适应噪声抵消在闭合裂纹超声检测中的应用[J];声学学报(中文版);2000年02期 |
12 |
李霞;周灿灿;范宜仁;黄书先;;基于零通小波变换的测井层序地层自动划分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年06期 |
13 |
高清福,孙进,邓家梅,王健;基于小波变换的线性均衡器及其收敛算法改进[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
14 |
陈仁喜;赵忠明;王殷行;;基于整型小波变换的DEM数据压缩[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6年04期 |
15 |
王坚,高井祥,孙祥中;GPS单历元形变信号的小波降噪[J];测绘科学;2004年01期 |
16 |
汪鲁才,王耀南,毛六平;基于小波变换和中值滤波的InSAR干涉图像滤波方法[J];测绘学报;2005年02期 |
17 |
姚芬妮;陈朝康;焦书清;;一种小波阈值的图像去噪的新方法[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24期 |
18 |
杨红娟;周以齐;陈成军;;激光扫描数据脉冲噪声自适应检测和滤除[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6年10期 |
19 |
杜利利;朱安珏;;多普勒计程仪的数据降噪算法[J];声学技术;2011年02期 |
20 |
刘帆;;基于自适应滤波和多结构元素形态学的图像边缘检测[J];内江科技;2008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