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紫杉醇/环糊精的包合及包合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陈月  
【摘要】:本实验对东北红豆杉枝叶中的紫杉醇采取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进行提取,确定出最佳的萃取条件,获得较高的收率和紫杉醇含量。进一步采用环糊精系列对紫杉醇进行包合得到紫杉醇/环糊精包合物。并首次采用分子模拟、能量计算等辅助性能判断形成紫杉醇/环糊精包合物的可能性,同时通过多种理化手段如NMR、DSC、XRD、IR等方法进一步验证包合物的形成,并确定出包合物的包合比、包合常数等影响包合物形成的重要参数。将所形成的包合物作用于多种小鼠及人的肿瘤细胞,研究了其体外和体内抗肿瘤作用,证明紫杉醇/环糊精包合物对不同肿瘤细胞具有广谱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了抑瘤机制。紫杉醇/环糊精包合物的成功包合将提高紫杉醇的临床应用价值,我们还将进一步研究包合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凤;丁克强;刘廷凤;郭光;张雯娣;李康;;甲基-β-环糊精与芘包合物的制备与表征[J];精细化工;2018年09期
2 苑东鹏;王莹莹;张斌;刘林臣;常志斌;;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与毒死蜱包合物杀灭蛴螬室内毒力测定[J];山东农业科学;2014年02期
3 李灿烨;张嘉嘉;庞裕昌;刘靖;;β-环糊精淫羊藿苷包合物对肝癌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J];生物化工;2021年01期
4 张乐;;大豆异黄酮β-环糊精分子包合物的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5 刘文超;李伟;周书丽;姚琪;;β-环糊精/氯菊酯包合物制备工艺优化[J];广东化工;2011年11期
6 成庆堂,李晓桃,李靖华,娄向东,田圣军;β-环糊精与水包合物的脱水过程机理及动力学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4期
7 张宁,唐世华;β-环糊精与β-萘酚包合物的紫外及荧光光谱研究[J];河南科学;2000年02期
8 张有明,魏太保,彭小霞,高锦章;β-环糊精与二苯胺超分子包合物[J];无机化学学报;1998年04期
9 娄兴维;罗志军;胡鹏刚;李家斌;王绍江;赵玲燕;潘雪梅;;四种β-环糊精制备鞣花酸包合物的抗氧化性研究[J];中国酿造;2020年04期
10 严枫,奉建芳;β—环糊精包合物应用于中药制剂的研究进展[J];中药材;1996年06期
11 袁跃华,田茂忠;环糊精的包合作用及其应用[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12 张志清,李娟,刘剑;氟康唑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J];中国药房;2003年07期
13 杜新贞,江云宝,林丽榕,黄贤智,陈国珍,张勇;1-溴萘—β-环糊精—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三元包合物的室温磷光[J];化学学报;1998年05期
14 宋乐新,孟庆金,游效曾;β-环糊精与联苯类衍生物的包合物研究[J];化学学报;1995年09期
15 唐昌亮;吴秀兰;;环糊精包合物在药学中的用途[J];西北药学杂志;1988年04期
16 门娟;王莉;李英慧;刘涛;唐敏;古凤才;;β-环糊精与苄基甲基酮超分子包合物[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6年03期
17 覃小丽;;覃小丽副教授在油脂中胆固醇脱除和油脂稳态化过程中组分相互作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22年06期
18 王克森;吴昊;;碘·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J];华西药学杂志;1991年02期
19 郭明;王春歌;殷欣欣;杜洪臣;;脱氧土大黄苷-β-环糊精超分子包合物的制备及包合物性能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3年20期
20 黄亦申;金清波;马国伟;关集俱;许雪峰;;β-环糊精/油酸包合物树脂磨具摩擦性能试验研究[J];机电工程;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锋;安学勤;;超临界二氧化碳法制备β-胡萝卜素和β-环糊精的包合物[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杨腊虎;赵慧芳;于宝珠;陈立亚;刘小帅;;“热分析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部分文章目录及摘要[A];2003年药物分析论坛“热分析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孙涛;孔丽;辛飞飞;郝爱友;;二价铜离子诱导的超分子包和体系对紫杉醇的释放[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5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杨圣华;沈颖林;马学毅;;丹参酮Ⅱ-A/β-环糊精包合物的结构研究[A];第三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4年
5 黄志凌;陈雪松;解菊;;石墨烯-环糊精的药物识别过程[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5分会:理论化学方法和应用[C];2014年
6 高士祥;邵云;王灿;肖瑜;;羟丙基环糊精对微生物降解2-硝基联苯的影响[A];第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7 苏柘僮;杨明;许润春;高亚男;吴品江;邹文铨;;胆酸-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及物相鉴别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制剂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张颖;洪海龙;王小军;竺宁;韩利民;索全伶;;甲苯磺酸妥舒沙星包合物的核磁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6)[C];2015年
9 刘佳楠;敖新影;张公亮;;异硫氰酸酯与γ-环糊精的包合物延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活性的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八届年会摘要集[C];2022年
10 王正荣;韩丽春;;香叶木素/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和光谱表征分析[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八届年会摘要集[C];2022年
11 李红芳;王才水;叶海木;;可降解聚酯/尿素包合物型缓释肥的性能与机制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一届农业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9年
12 步宇翔;;水合包合物冰晶氢键框架材料磁性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第四卷)[C];2019年
13 张娟;陈双;李安冉;张洪生;刘翠婷;胡馨月;;具有不同微观结构的表面活性剂水凝胶的构筑及其机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七届全国胶体与界面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第三卷)[C];2019年
14 杨巍巍;朱文高;岳祺圣;;环糊精在抗菌食品包装中的基础应用研究[A];第十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20年
15 彭新玲;陆羽霜;房升;陈杰;;甲基-β-环糊精/刺芒柄花素包合物静电纺丝: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包装膜的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16 张颖;洪海龙;毛颖;王小军;竺宁;韩利民;索全伶;;甲苯磺酸妥舒沙星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7分会:有机化学[C];2014年
17 吴元锋;毛建卫;刘士旺;黄俊;;萝卜硫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其热降解动力学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18 薛大权;周晓琳;;大蒜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工艺[A];2012年“全国医院药学(药事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19 韩龙飞;张佳凤;邵平;孙培龙;;羟丙基-β-环糊精绿原酸包合物及其增溶应用[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20 姜萌萌;高婷婷;周国伟;;以环糊精/表面活性剂包合物为模板制备二氧化硅介孔材料[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集(第二分会)[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月;紫杉醇/环糊精的包合及包合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张梦柯;环糊精包合及大分子修饰对其包埋释放行为的影响研究[D];江南大学;2019年
3 杨习然;葫芦[10]脲的纯化及其与环状主体的协同识别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8年
4 卢娜;六氢β-酸/2-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抑菌活性及应用研究[D];新疆大学;2020年
5 赵春芳;紫杉醇及紫杉烷的积累规律与代谢谱研究及其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于迟;环糊精对几种农药分子包合作用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7 许玉杰;新型紫杉醇脂质纳米粒的临床前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柳轻瑶;羟乙基淀粉基多西紫杉醇药物合成及释药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沈颖林;Ⅰ.环糊精与棉酚包合物的研究 Ⅱ.一氧化氮与丙炔醇和二氢嘧啶酮的反应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10 吴元锋;萝卜硫素制备、降解动力学及其诱导细胞凋亡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11 曹川;大环糊精制备、结构模拟及其包埋植物精油机理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21年
12 王春梅;β-环糊精在织物整理中的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13 张安平;环糊精对几种手性农药环境行为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14 黄明柱;葫芦脲分子及其包合物的电子传输特性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21年
15 姜守刚;7-木糖-10-去乙酰基紫杉醇抗肿瘤活性与作用机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16 姜慧明;β-环糊精对典型芳香化合物的分子组装和识别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7 王磊;紫杉醇C-2位结构改造及构效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8 顾军;新型紫杉醇类似物的合成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19 刘夺奎;β-环糊精接枝棉织物及其除臭功能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6年
20 李学红;环糊精在抗菌食品包装中的基础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茹;环糊精/生物降解高分子包合物制备及其作为结晶成核剂的应用[D];郑州大学;2012年
2 朱云洁;环糊精—没食子酸辛酯包合物的制备、抑菌机理及应用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20年
3 张瑜;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超分子包合物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3年
4 安松松;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包合物的研究与分析应用[D];兰州大学;2013年
5 刘雪静;5-甲基-2-乙酰基呋喃与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伍彬;环糊精衍生物对褪黑激素包合作用及其包合物片剂的制备与评价[D];重庆大学;2009年
7 古文杰;β-酸/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D];新疆大学;2020年
8 张乃浩;熊果酸包合物的研制及其在家兔体内生物等效性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姜兴粲;沙拉沙星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评价[D];中国农业科学院;2020年
10 刘彤晖;一步法制备环糊精-植物精油包合物及其抑菌特性研究[D];江南大学;2021年
11 丁立秀;β-环糊精包合物的合成与分析应用[D];兰州大学;2010年
12 马衍洁;环糊精—多胺酞菁主客体包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13 薛小连;梨小食心虫性诱剂与β-环糊精超分子材料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14 李星;环糊精/尼群地平包合物及其片剂的制备与评价[D];重庆大学;2007年
15 苏文强;粉防己碱分子包合物的制备及其吸入治疗肺纤维化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20年
16 肖志剑;胆固醇-β-环糊精包合物释放胆固醇的试验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17 邓丽;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18 董明南;β-环糊精—表柔比星包合物的合成及其与乳腺癌细胞作用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19 邹新城;艾叶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20 王敏;系列环糊精-紫苏醛包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齐放;混合粉碎法制备晶体与β—CD包合物[N];中国医药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贺彩丽;紫杉醇低下“高昂的头”[N];医药经济报;2006年
3 王小龙;英科学家开发出紫杉醇生产新法[N];科技日报;2010年
4 本报特约撰稿 徐峥奎;紫杉醇紫气东来[N];医药经济报;2016年
5 记者 张玲娜;紫杉醇命途多舛[N];医药经济报;2010年
6 记者 衣晓峰;紫杉醇精准用药指标被发现[N];健康报;2015年
7 衣晓峰;PDCD4表达水平可作为紫杉醇精准用药新指标[N];中国医药报;2015年
8 胡永峰;我紫杉醇分离纯化技术获重大进展[N];中国化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过国忠;抗肿瘤紫杉醇 不再是患者用不起的“黄金药”[N];科技日报;2021年
10 记者 蔡忠仁;我开发高纯度紫杉醇提取技术[N];中国化工报;2008年
11 本报特约撰稿 徐铮奎;全球紫杉醇市场格局改写[N];医药经济报;2013年
12 记者 付东红 通讯员 肖绍文 管玖萍 刘晨;紫杉醇脉冲疗法高效低毒[N];健康报;2010年
13 记者 吴芳兰;红豆股份否认将获注紫杉醇[N];上海证券报;2010年
14 邱美辉;福建打造大型紫杉醇生产基地[N];中国化工报;2004年
15 富子;福建打造大型紫杉醇生产基地[N];医药经济报;2004年
16 罗莉琼王坤;抗癌药物紫杉醇合成成功[N];健康报;2007年
17 通讯员 衣晓峰 记者 李丽云;抗癌药紫杉醇精准用药新指标锁定[N];科技日报;2015年
18 本报记者吴洁;抗癌新药紫杉醇原料基地今何在[N];科技日报;2002年
19 本报记者 朱小红;从红豆衫到紫杉醇[N];中国纺织报;2007年
20 于洋 记者 李泳沩;高分子紫杉醇键合药研究获新进展[N];吉林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