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环糊精的包合及包合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摘要】:本实验对东北红豆杉枝叶中的紫杉醇采取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进行提取,确定出最佳的萃取条件,获得较高的收率和紫杉醇含量。进一步采用环糊精系列对紫杉醇进行包合得到紫杉醇/环糊精包合物。并首次采用分子模拟、能量计算等辅助性能判断形成紫杉醇/环糊精包合物的可能性,同时通过多种理化手段如NMR、DSC、XRD、IR等方法进一步验证包合物的形成,并确定出包合物的包合比、包合常数等影响包合物形成的重要参数。将所形成的包合物作用于多种小鼠及人的肿瘤细胞,研究了其体外和体内抗肿瘤作用,证明紫杉醇/环糊精包合物对不同肿瘤细胞具有广谱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了抑瘤机制。紫杉醇/环糊精包合物的成功包合将提高紫杉醇的临床应用价值,我们还将进一步研究包合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
|
|
1 |
杨凤;丁克强;刘廷凤;郭光;张雯娣;李康;;甲基-β-环糊精与芘包合物的制备与表征[J];精细化工;2018年09期 |
2 |
苑东鹏;王莹莹;张斌;刘林臣;常志斌;;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与毒死蜱包合物杀灭蛴螬室内毒力测定[J];山东农业科学;2014年02期 |
3 |
李灿烨;张嘉嘉;庞裕昌;刘靖;;β-环糊精淫羊藿苷包合物对肝癌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J];生物化工;2021年01期 |
4 |
张乐;;大豆异黄酮β-环糊精分子包合物的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
5 |
刘文超;李伟;周书丽;姚琪;;β-环糊精/氯菊酯包合物制备工艺优化[J];广东化工;2011年11期 |
6 |
成庆堂,李晓桃,李靖华,娄向东,田圣军;β-环糊精与水包合物的脱水过程机理及动力学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4期 |
7 |
张宁,唐世华;β-环糊精与β-萘酚包合物的紫外及荧光光谱研究[J];河南科学;2000年02期 |
8 |
张有明,魏太保,彭小霞,高锦章;β-环糊精与二苯胺超分子包合物[J];无机化学学报;1998年04期 |
9 |
娄兴维;罗志军;胡鹏刚;李家斌;王绍江;赵玲燕;潘雪梅;;四种β-环糊精制备鞣花酸包合物的抗氧化性研究[J];中国酿造;2020年04期 |
10 |
严枫,奉建芳;β—环糊精包合物应用于中药制剂的研究进展[J];中药材;1996年06期 |
11 |
袁跃华,田茂忠;环糊精的包合作用及其应用[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
12 |
张志清,李娟,刘剑;氟康唑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J];中国药房;2003年07期 |
13 |
杜新贞,江云宝,林丽榕,黄贤智,陈国珍,张勇;1-溴萘—β-环糊精—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三元包合物的室温磷光[J];化学学报;1998年05期 |
14 |
宋乐新,孟庆金,游效曾;β-环糊精与联苯类衍生物的包合物研究[J];化学学报;1995年09期 |
15 |
唐昌亮;吴秀兰;;环糊精包合物在药学中的用途[J];西北药学杂志;1988年04期 |
16 |
门娟;王莉;李英慧;刘涛;唐敏;古凤才;;β-环糊精与苄基甲基酮超分子包合物[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6年03期 |
17 |
覃小丽;;覃小丽副教授在油脂中胆固醇脱除和油脂稳态化过程中组分相互作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22年06期 |
18 |
王克森;吴昊;;碘·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J];华西药学杂志;1991年02期 |
19 |
郭明;王春歌;殷欣欣;杜洪臣;;脱氧土大黄苷-β-环糊精超分子包合物的制备及包合物性能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3年20期 |
20 |
黄亦申;金清波;马国伟;关集俱;许雪峰;;β-环糊精/油酸包合物树脂磨具摩擦性能试验研究[J];机电工程;2013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