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碰撞散落物动力学仿真及试验研究
【摘要】:交通事故散落物是事故再现的重要依据和关键因素。对散落物的研究通常包括抛物体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基于统计的散落物分布场实验研究以及仿真分析等技术手段。
本文将行人、自行车和骑车人视为散落物,增加了事故散落物分布场及其特征量等内容,丰富了散落物定义的内涵。
本文提出了基于统计思想的事故散落物分布场的概念,进行了汽车前照灯模拟碰撞实验和汽车碰撞散落物抛撒实验,分析了现场遗留的前照灯碎片、典型碎屑状散落物和液体状散落物的特征量及其分布场的形态,建立了汽车前照灯再现模型和典型散落物再现模型。
本文利用PC-Crash建立虚拟碰撞试验场,对汽车-行人、汽车-骑车人碰撞进行仿真分析,将行人碰撞分为行人后部/侧面与汽车碰撞两种类型。首次提出第一落地点抛距模型理论,分析了碰撞前行人相对车辆位置对行人抛距的影响,分别建立了汽车-行人后部/侧面/综合碰撞模型、汽车-行人高速碰撞模型、汽车-行人刮擦碰撞模型和汽车-骑车人碰撞模型。最后,将本文模型与同类模型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本文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为了深入分析球体接触运动的深层机理,本文利用ADAMS和LS-DYNA对球体跌落运动进行仿真,分析了给定的初始约束下球体的抛体运动,包括摩擦、碰撞接触等过程及相应运动参数的变化规律。
|
|
|
|
1 |
都雪静;许洪国;王占宇;;汽车碰撞散落物广义运动理论模型[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年05期 |
2 |
袁泉,李一兵;参数不确定度对汽车侧面碰撞事故再现结果的影响[J];农业机械学报;2005年05期 |
3 |
袁泉,李一兵;汽车碰撞事故再现估算速度的不确定度分析[J];汽车工程;2001年04期 |
4 |
李一兵,裴剑平,袁泉;基于优化思想的事故再现碰撞模型研究[J];汽车工程;2002年04期 |
5 |
裴剑平,吴卫东;交通事故再现碰撞模型综述[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1年04期 |
6 |
孙姣姣;马宏伟;;基于变形能的汽车碰撞分析新模型[J];太原科技;2006年04期 |
7 |
李一兵,陈云刚,吴卫东,马继延,马彪,唐福萍;道路交通事故再现模拟分析系统的研究[J];汽车工程;2001年04期 |
8 |
黄剑飞;;速度合成定理在事故再现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6年01期 |
9 |
申杰;金先龙;;人车碰撞事故再现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
10 |
张春霞;吴笑伟;;计算机技术在交通事故再现中的应用[J];交通标准化;2008年Z1期 |
11 |
杨扬;熊坚;;计算机技术在交通事故处理中的应用及事故再现系统的开发[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5年06期 |
12 |
庞昌乐;;汽车行驶记录仪在交通事故再现分析中的应用[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8年01期 |
13 |
申杰;金先龙;郭磊;张晓云;;基于乘员运动的事故再现[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
14 |
申杰;金先龙;陈建国;;汽车碰撞护栏事故再现方法[J];振动与冲击;2007年05期 |
15 |
舒强;;基于3DSMAX的交通事故演示程序[J];山东交通科技;2009年04期 |
16 |
申杰;金先龙;张晓云;陈亿九;陈建国;;大客车对行人碰撞事故再现研究[J];汽车工程;2006年01期 |
17 |
申杰;金先龙;郭磊;张晓云;;人车碰撞事故的行人初始状态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
18 |
李发宗;李传志;訾琨;;汽车对儿童行人碰撞事故再现的研究[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8年04期 |
19 |
许洪国;李显生;苏建;高延令;;交通事故中抛体的运动规律[J];吉林工业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
20 |
李剑峰;高利;陈雪梅;;车辆碰撞事故再现技术的发展[J];计算机仿真;2006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