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汽车碰撞散落物动力学仿真及试验研究

林庆峰  
【摘要】:交通事故散落物是事故再现的重要依据和关键因素。对散落物的研究通常包括抛物体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基于统计的散落物分布场实验研究以及仿真分析等技术手段。 本文将行人、自行车和骑车人视为散落物,增加了事故散落物分布场及其特征量等内容,丰富了散落物定义的内涵。 本文提出了基于统计思想的事故散落物分布场的概念,进行了汽车前照灯模拟碰撞实验和汽车碰撞散落物抛撒实验,分析了现场遗留的前照灯碎片、典型碎屑状散落物和液体状散落物的特征量及其分布场的形态,建立了汽车前照灯再现模型和典型散落物再现模型。 本文利用PC-Crash建立虚拟碰撞试验场,对汽车-行人、汽车-骑车人碰撞进行仿真分析,将行人碰撞分为行人后部/侧面与汽车碰撞两种类型。首次提出第一落地点抛距模型理论,分析了碰撞前行人相对车辆位置对行人抛距的影响,分别建立了汽车-行人后部/侧面/综合碰撞模型、汽车-行人高速碰撞模型、汽车-行人刮擦碰撞模型和汽车-骑车人碰撞模型。最后,将本文模型与同类模型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本文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为了深入分析球体接触运动的深层机理,本文利用ADAMS和LS-DYNA对球体跌落运动进行仿真,分析了给定的初始约束下球体的抛体运动,包括摩擦、碰撞接触等过程及相应运动参数的变化规律。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都雪静;许洪国;王占宇;;汽车碰撞散落物广义运动理论模型[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年05期
2 袁泉,李一兵;参数不确定度对汽车侧面碰撞事故再现结果的影响[J];农业机械学报;2005年05期
3 袁泉,李一兵;汽车碰撞事故再现估算速度的不确定度分析[J];汽车工程;2001年04期
4 李一兵,裴剑平,袁泉;基于优化思想的事故再现碰撞模型研究[J];汽车工程;2002年04期
5 裴剑平,吴卫东;交通事故再现碰撞模型综述[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1年04期
6 孙姣姣;马宏伟;;基于变形能的汽车碰撞分析新模型[J];太原科技;2006年04期
7 李一兵,陈云刚,吴卫东,马继延,马彪,唐福萍;道路交通事故再现模拟分析系统的研究[J];汽车工程;2001年04期
8 黄剑飞;;速度合成定理在事故再现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6年01期
9 申杰;金先龙;;人车碰撞事故再现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10 张春霞;吴笑伟;;计算机技术在交通事故再现中的应用[J];交通标准化;2008年Z1期
11 杨扬;熊坚;;计算机技术在交通事故处理中的应用及事故再现系统的开发[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5年06期
12 庞昌乐;;汽车行驶记录仪在交通事故再现分析中的应用[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8年01期
13 申杰;金先龙;郭磊;张晓云;;基于乘员运动的事故再现[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14 申杰;金先龙;陈建国;;汽车碰撞护栏事故再现方法[J];振动与冲击;2007年05期
15 舒强;;基于3DSMAX的交通事故演示程序[J];山东交通科技;2009年04期
16 申杰;金先龙;张晓云;陈亿九;陈建国;;大客车对行人碰撞事故再现研究[J];汽车工程;2006年01期
17 申杰;金先龙;郭磊;张晓云;;人车碰撞事故的行人初始状态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18 李发宗;李传志;訾琨;;汽车对儿童行人碰撞事故再现的研究[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8年04期
19 许洪国;李显生;苏建;高延令;;交通事故中抛体的运动规律[J];吉林工业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20 李剑峰;高利;陈雪梅;;车辆碰撞事故再现技术的发展[J];计算机仿真;2006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富祥;洪嘉振;朱焜;余征跃;;基于附加约束平面柔性多体系统碰撞动力学建模理论和实验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闫书明;吕国仁;白书锋;;新型波形梁护栏端头系统安全评价[A];2009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陈中伟;;1例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的法医鉴定[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殿富;;公路上死亡案件鉴定分析1例[A];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纪丽娜;杨振国;郁祖湛;;新型手机用PCB板焊点的失效分析[A];2007年上海市电子电镀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发波;邹春轩;李昭;;高坠损伤致死疑为交通肇事逃逸案1例[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一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纪丽娜;刘建生;杨振国;;新型手机用PCB板焊点的失效分析[A];2007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朱宁;;交通事故法医学检验应注意的问题[A];全国第十二次法医临床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殿富;;1例非交通事故死亡的分析[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龚友成;尹崇汉;;八层住宅楼爆破拆除[A];湖北省爆破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林庆峰;汽车碰撞散落物动力学仿真及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都雪静;汽车碰撞散落物多尺度运动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丁同强;道路交通事故再现理论模型及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曹弋;汽车三维碰撞事故再现分析模型及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申杰;汽车—行人碰撞事故再现研究与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姚国文;冲击压缩下氧化铝陶瓷中的破坏波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7 张建;汽车碰撞事故模型病态问题处理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鲁光泉;基于普通相机的交通事故现场三维重建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雷周;FEM与DEM耦合方法研究及在汽车玻璃冲击破坏问题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亮;交通事故散落物模型仿真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戴英彪;基于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的事故再现结果不确定性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3 刘福聚;交通事故塑料散落物运动行为仿真[D];吉林大学;2011年
4 程显兵;汽车碰撞事故再现的仿真[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振光;汽车碰撞事故再现与安全评价[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余松;基于车辆变形求解碰撞前速度的仿真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7 阳云华;基于ANSYS的起重机事故再现[D];武汉科技大学;2003年
8 矫成武;交通事故现场图绘制系统及其与事故再现一体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黄金敢;交通事故动力学分析及再现研究[D];福州大学;2004年
10 郑月楠;车辆碰撞事故仿真与再现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波;汽车在这里碰撞实验[N];解放日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孔维华 通讯员 陈玲 黄彩云;避让散落物酿车祸状告公路管理者[N];法治快报;2006年
3 丁波;“碰撞门”响起警钟[N];解放日报;2007年
4 张书喜;奇瑞“旗云”进军欧洲[N];安徽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孙吉光;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叫板欧美市场[N];国际商报;2006年
6 管学军;大众:把安全写入基因[N];中国工业报;2007年
7 张佩颖;中国汽车海外频遭“碰撞门”[N];中国企业报;2007年
8 王娅莉;霸龙一撞傲“德标”[N];中国质量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祝贺;新车实施“双碰”标准无障碍 主管部门应给"提前量"[N];中国工业报;2006年
10 徐向田 徐淑军;莒南“驾车猝死案”敲响老年人驾车安全警钟[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