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淀粉湿法加工浸泡机理、工艺及智能专家系统的研究
【摘要】:本文在长春市科技攻关项目的资助下,以提高淀粉得率、缩短浸泡时间、节约能耗、减少环境污染为目的对玉米淀粉湿法加工浸泡机理、工艺及智能专家系统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
用传统的拉格朗日方法和欧拉方法对玉米籽粒浸泡过程中的水分传递进行了描述,建立了基于水势概念的水分传递理论;建立了基于Logstic方程、基于水势等玉米籽粒浸泡过程中水分传递的数学模型;建立了淀粉得率与浸泡温度、SO2浓度、浸泡时间之间的数学模型,找出了最优组合;研究了干燥条件和初始水分对玉米淀粉湿法加工的影响得出了适合淀粉加工的最佳干燥温度;通过在浸泡的不同过程中加入纤维素酶、蛋白酶、复合酶的研究得出了缩短浸泡时间提高淀粉得率的浸泡工艺;在研究玉米淀粉的吸附特性试验的基础上,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一个包含水活度和温度的等温吸附模型;开发了玉米湿法加工浸泡工艺参数设置智能专家系统。
|
|
|
|
1 |
贾玉涛;董海洲;侯汉学;;玉米淀粉实验室提取方法研究[J];粮食与油脂;2006年07期 |
2 |
赵寿经;黄丽;钱延春;王辉;梁彦龙;;嗜热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在玉米淀粉湿法生产浸泡工艺中的应用[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8年01期 |
3 |
农欢;玉米淀粉制取技术[J];农机具之友;1995年04期 |
4 |
江辉,李云东,庞丽娟,李立波;天然巴西玛瑙着红色的机理及工艺流程[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22期 |
5 |
徐忠;王鹏;缪铭;;复合酶水解生淀粉形成微孔的机理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
6 |
李艳;常俊然;;玉米浸泡工艺研究进展[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6年09期 |
7 |
张克铭;耐火纤维炉衬损坏机理[J];工业加热;1991年05期 |
8 |
沈耀良,王宝贞;人工湿地系统的除污机理[J];江苏环境科技;1997年03期 |
9 |
郑宗坤;超滤设备的膜污染机理的研究[J];食品与机械;1997年02期 |
10 |
辛婷芬;涤沦FDY异收缩纤维工艺探讨[J];广西化纤通讯;1998年Z1期 |
11 |
徐传峰,姚传勤,许帮贵;矿井深部软岩巷道底膨机理及其防治措施研究[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
12 |
张曦;对氮化层反应扩散机理的探讨[J];机车车辆工艺;1998年02期 |
13 |
张士成,韩跃新,蒋军华,诸葛兰剑;纳米碳酸钙的合成方法[J];矿产保护与利用;1998年03期 |
14 |
周师岳;粉末静电涂覆机理的探讨[J];涂料工业;1998年05期 |
15 |
杨华明,邱冠周;β-磷酸三钙粉末的机械化学合成[J];无机盐工业;1998年04期 |
16 |
董擎之,李文刚;化学降解对IPP流变性能的影响[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
17 |
王家荣,郑文刚,陈新志;硫酸铬阳极电解氧化过程的研究[J];化学世界;1999年09期 |
18 |
徐红,何泽超;聚氯乙烯溶液悬浮氯化过程机理研究[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
19 |
胡长虹,鞠学亮;一步法生产FDY、POY复丝的研究[J];广西化纤通讯;1999年02期 |
20 |
彭黔荣,杨敏;3,4-二氢-2H-吡喃(5,6-C)异喹啉-2-酮及其衍生物的合成[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