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1905-1911年清政府的联美制日政策

刘冬梅  
【摘要】: 围绕东北问题,1905--1911年的清政府已经开始制定并运作联美制日政策。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首次全面、系统地勾画了日俄战争后,清政府为应对东北危机运作的一系列联美制日外交活动的全貌——新法计划、唐绍仪使美、锦瑷计划、币制改革与实业借款计划等,并客观、深入地评价和分析了这一政策及其最终的失败结局、蕴涵的历史经验教训。 本文突破了以往对清政府对外政策的研究尚停留在客观描述的状态及简单辨明历史是非的研究阶段,进行了细致的、技术性的研究,在研究取向上注重了从清政府的角度进行,同时没有就外交论外交,而是把它置于20世纪初晚清政治的国内外大背景中去考察,并注重对隐藏在对外政策后面的国家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的揭示,以期对近代中外关系史、东北近现代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做出补充,为今日改革开放、外交斗争提供有益的借鉴。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朱昭华;;论日俄战争时期的袁世凯[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1年06期
2 张同侠;;日俄战争后清政府在满洲的外交政策及其失败[J];宜宾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赵金金;;日俄战争中清政府的“局外中立”[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马小军;;100年前,中国的辽东大地[J];世界知识;2005年24期
5 郑华,王芳;试论日俄战争对清末政治的影响[J];北方论丛;1998年06期
6 丁进军;日俄战争期间杨枢致外务部密函(一)[J];历史档案;1987年02期
7 管书合;;袁世凯对日外交述论[J];史学集刊;2007年01期
8 章念驰;章太炎与东三省开发[J];史林;1993年04期
9 张锐鹏;近年日本战争电影的逆流和主流[J];电影评介;1982年10期
10 张淑贤;高乐才;;论日本对中国东北初期农业移民[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1 黄祖铮;;袁世凯的儿子[J];人民之声;2003年08期
12 马跃;曹雪梅;;清朝末年东北鼠疫中美国作用探析[J];兰台世界;2010年05期
13 朱卫斌;罗斯福的以日制俄政策与中国东北的“完整”——以日俄战争为中心的探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4 陈磊;杨贺;;论清政府在新法铁路交涉中的外交姿态[J];社会科学辑刊;1997年01期
15 曹然;;略论日俄战争的背景及影响[J];世纪桥;2010年17期
16 喻大华;日俄战争期间清政府“中立”问题研究[J];文史哲;2005年02期
17 周颂伦;;战前日本协调外交遭遇困境原因探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8 李晓光;;试论日俄战争后的中韩日关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9期
19 曲传林;翟云瑞;;简论日俄战争中清政府的“局外中立”政策[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5期
20 马凤岗;日俄战争在中国的反响[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成平;;“甲辰之役”百年祭[A];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下)[C];2004年
2 刘淑梅;何淼;;日俄之战与“大陆政策”——日俄战争历史地位的再认识[A];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下)[C];2004年
3 仇华飞;朱振娟;;论诺克斯计划的得失[A];近代中国(第九辑)[C];1999年
4 余绳武;;沙俄与辛亥革命[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1981年
5 皇甫秋实;;《俄事警闻》有关日俄争夺中国东北评述[A];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下)[C];2004年
6 权赫秀;;“自顾不遑,断难干预”——清政府对日本吞并大韩帝国的认识与反应[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12年
7 刘志超;关捷;;甲辰日俄战争的再探讨[A];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下)[C];2004年
8 于春梅;王成海;;日俄战争与甲午战争[A];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下)[C];2004年
9 卢明辉;;辛亥革命与蒙古地区的“民族运动”[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1981年
10 卿斯美;;辛亥革命时期列强对华政策初探[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198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冬梅;1905-1911年清政府的联美制日政策[D];吉林大学;2006年
2 赵英兰;清代东北人口与群体社会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戴银凤;莫理循的中国观(1897-1911)[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郭艳波;清末东北新政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邱广军;基督教与近代中国东北社会(1866-1931)[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徐炳三;近代中国东北基督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佳余;近代东北开埠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卢丽;南原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华腾;北洋集团崛起研究(1895-1911)[D];复旦大学;2005年
10 徐爽;1901-1911:旧王朝与新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晓梅;清政府在日俄战争中“局外中立”政策述论[D];吉林大学;2006年
2 施政;试论袁世凯派驻朝鲜和清政府对朝鲜全面干涉政策的实施[D];延边大学;2010年
3 郭瑞;沙俄“黄俄罗斯”计划始末[D];吉林大学;2009年
4 陈巧;日英同盟与日本的对外扩张[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5 尹英杰;略论近代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铁路投资及影响(1905-1931)[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福华;清政府在东北“新政”时期的对外政策研究(1907-1911)[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阎正礼;《盛京时报》的舆论宣传与辛亥革命[D];吉林大学;2007年
8 杨艳;朝鲜巨文岛事件及清政府的对策[D];延边大学;2008年
9 冯振华;吕海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彭法;日俄战争时期的国人心态[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冠珍;沈荩与莫理循[N];光明日报;2006年
2 张丽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与历史学院;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移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许海云;日本抢占东三省前后[N];中国矿业报;2000年
4 张鸣;杨翠喜掉包戏[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5 秋叶;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中国之旅[N];中华读书报;2007年
6 雷颐;清末“国有”与“民营”的激斗[N];南方周末;2007年
7 本报驻京记者 石岩;日本军国主义是怎样形成的?[N];南方周末;2005年
8 李友唐;袁世凯 小站练兵[N];团结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耿慧丽;“虽然与国外展会有差距,但已很不错”[N];中国汽车报;2005年
10 任立国;东三省会展精英聚长春 五兄弟建航母义结同盟[N];经理日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