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加热原位高温高压拉曼、布里渊散射研究
【摘要】:
本论文将激光加热金刚石压砧高温高压技术与共聚焦拉曼散射、布里渊散射技术结合起来,在世界上首次搭建起可以原位测量物质高温高压拉曼、布里渊散射光谱的光学系统,创立了一套新的实验方法。在高温高压拉曼散射实验中,采用双面激光加热方式,并且改进了样品的装填方法,在样品的测量区域获得了均匀的高温区;在高温高压布里渊散射实验中,将薄膜沉积金属、光刻技术应用到激光加热金刚石压砧系统中,克服了透明样品不容易被加热的困难,解决了高压高温布里渊散射测量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利用激光加热高温高压拉曼散射系统,研究了硫、冰晶石等材料的高温、高压拉曼散射,探讨了高温高压对振动模式的影响。利用高温高压拉曼系统,监测了在电加热金刚石压机中水与体材料铁的化学反应,结合CPMD理论计算结果,阐述了高温高压水的解离机制及其与铁的相互作用。利用电加热及激光加热高温高压布里渊散射技术,研究水的液-液相变及“热冰”的弹性性质并测量了液氧在高温高压下的声速及弹性常数。
|
|
|
|
1 |
任晓斌,弓文平,戴瑞,徐建锋,刘大禾;用碘分子共振吸收滤波器精确测量水中的布里渊散射频移[J];光学学报;2004年10期 |
2 |
石锦卫;弓文平;白建辉;刘大禾;;布里渊散射及其在激光雷达中的应用[J];物理;2007年10期 |
3 |
刘金全,陈浩,刘玉龙,肖季驹;BGO晶体的布里渊散射与弹性系数测量[J];光散射学报;1997年Z1期 |
4 |
王卫国;非晶共聚体PMA_(0.1)PMMA_(0.9)的布里渊散射[J];应用科学学报;1987年04期 |
5 |
周佩珍,徐永晨,史金荣,赵明洲;布里渊散射研究K_2SnCl_6晶体的弹性常数和声学模软化[J];声学学报(中文版);1991年01期 |
6 |
何玉钧,尹成群,李永倩,杨志;一个新型的基于全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BOTDR系统[J];光子学报;2004年06期 |
7 |
雷印生,王诺,张镇西;液体中He-Ne激光布里渊散射的实验研究[J];物理;1983年07期 |
8 |
余昺鲲,周福新,刘盾,赫光生,刘颂豪;光纤的后向布里渊散射特性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84年04期 |
9 |
刘大禾;用布里渊散射实现海水中声速的实时遥测[J];声学学报(中文版);1998年02期 |
10 |
;非线性光学 非线性光散射、振荡与谐波产生[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5年01期 |
11 |
李芳菲;崔启良;何志;崔田;李敏;贾茹;周强;邹广田;;发展中的高温高压布里渊散射系统[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7年04期 |
12 |
刘玉龙,萧季驹;布里渊散射深入研究Y_(3-x)Bi_xFe_5O_(12)晶体中的磁振子和声学声子(英文)[J];光散射学报;2002年01期 |
13 |
宋牟平;微波电光调制的布里渊散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J];光学学报;2004年08期 |
14 |
周伟庆,赵明洲;LiNbO_3晶体的布里渊散射与弹性常数和压电常数的测定[J];光学学报;1986年01期 |
15 |
刘玉龙;杨洋;孙靖雅;朱恪;徐正奎;萧季驹;罗毫甦;;布里渊散射决定0.67Pb(Mg_(1/3)Nb_(2/3))O_3-0.33PbTiO_3单晶的弹性、压电和介电常数(英文)[J];光散射学报;2009年02期 |
16 |
张嘉一;;基于布里渊散射理论的分布式测量技术[J];科技信息;2010年26期 |
17 |
刘大禾,JeffereyW.Katz;水中布里渊散射的边缘探测方法[J];中国激光;1999年04期 |
18 |
戴瑞;弓文平;张瑛;石锦卫;刘大禾;;用F-P标准具和ICCD探测水中的布里渊散射信号[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
19 |
戴瑞;侯国相;姚成顺;刘大禾;;分子吸收池在水中布里渊散射边缘探测技术中的应用[J];物理实验;2009年03期 |
20 |
梁浩;张旭苹;路元刚;;基于自发布里渊散射的双路分布式光纤传感器设计与实现[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2009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