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孔亚磷酸铟和磷酸铟晶体的水热合成研究
【摘要】:
本论文主要研究在含氟离子和不含氟离子的体系中,用有机胺作模板剂或结构导向剂水热合成微孔亚磷酸铟和磷酸铟化合物,进一步发现和研究结构和组成的多样性,为无机微孔化合物的规律性研究提供一些基本数据。实验得到以下结果:用1,6-己二胺作模板剂水热合成出第一个具有二维层状结构的微孔亚磷酸铟;用乙二胺作模板剂水热合成出一个含有八元环直孔道的三维结构有机模板亚磷酸铟;分别用乙二胺、咪唑、三乙烯四胺和哌嗪作模板剂,在含氟离子和不含氟离子的体系中水热合成出具有相同骨架结构的含有十二元窗口的三维结构有机模板亚磷酸铟;分别在1,6-己二胺和咪唑作结构导向剂条件下水热合成出两种纯无机结构亚磷酸铟;分别在1,6-己二胺和2-氨基吡啶作结构导向剂条件下水热合成出两种纯无机结构磷酸铟。分别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
|
|
|
|
1 |
苗建英;王宏社;赵立芳;刘宗怀;;层状纳米材料氢氧化苯甲酸锌的水热合成[J];铸造技术;2006年03期 |
2 |
吴韡;赵高凌;韩高荣;;水热合成温度对二氧化钛薄膜结晶性能和染料吸附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8年S2期 |
3 |
梁焕珍,于道成,毛铭华,陶昌源;水热合成锆钛酸铅微粉[J];矿冶;1995年02期 |
4 |
朱黎霞,高世扬,岳涛,夏树屏;MgSO_4-NaOH-H_2O四元交互体系160℃水热相作用[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3年01期 |
5 |
于波;文明芬;陈靖;朱建新;;高钛硅比分子筛溶胶凝胶水热合成动力学模型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年S1期 |
6 |
徐惠;张斯凡;刘小育;苟国俊;;水热合成微孔纳米羟基磷灰石[J];应用化学;2008年11期 |
7 |
史荣华;;水热合成钛酸钡[J];无机盐工业;1981年01期 |
8 |
方永浩,杨南如,余桂郁,钱同生;二次水热合成制备有支撑纯ZSM-5沸石膜[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
9 |
丁士文,王静,秦江雷,李希茂;纳米钛酸钡基介电材料的水热合成、结构与性能[J];中国科学(B辑 化学);2001年06期 |
10 |
李懋强;水热合成硅酸钙微孔球形颗粒[J];硅酸盐学报;2002年S1期 |
11 |
柳伟,赵景泰;水热合成新型硼磷酸盐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无机化学学报;2003年08期 |
12 |
徐惠;李春雷;张斯凡;苟国俊;;微孔纳米羟基磷灰石的水热合成与结构表征[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8年11期 |
13 |
张霞;许元栋;李红玲;蔺红桃;杨敏;齐彦兴;;六棱柱状MoO_3的水热合成、表征及其形貌控制研究(英文)[J];分子催化;2009年04期 |
14 |
王金娥;朱岳麟;常增花;庞娟;祎兴旺慕;;4A沸石合成工艺研究与产物表征[J];无机盐工业;2012年05期 |
15 |
郑文君,庞文琴;MSnO_3和MSn_(0.5)Zr_(0.5)O_3(M=Sr,Ba)的水热合[J];无机材料学报;1996年04期 |
16 |
麦立强,邹正光,兰政,阙文航,陈寒元;用工业氢氧化铝废渣蒸汽相水热合成钠沸石初探[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
17 |
杨群保,李永祥,殷庆瑞,王佩玲,程一兵;钛酸铋纳米粉体的水热合成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2002年06期 |
18 |
乌志明,李法强,马培华;水热合成微晶菱镁矿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03年08期 |
19 |
苏理成;储成林;董寅生;郭超;盛晓波;林萍华;朱剑豪;;纳米二氧化钛粉的水热合成与光催化性能研究[J];应用化工;2009年06期 |
20 |
王晔;李家栋;林晓;;自堆积纤维状TS-1分子筛的常规水热合成[J];无机化学学报;2010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