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金桂兰,胡晋红,李珍;氟氧头孢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
2 |
高连用,李全胜,陆榕,刘昌孝;乙氧苯柳胺的测定及其在大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药学学报;2000年01期 |
3 |
林成仁,王敏,刘建勋;前列安栓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华男科学;2000年02期 |
4 |
李洪敏,刘蔚,王巍,冯端浩,王仲元,李净;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人体内药代动力学[J];现代科学仪器;2000年03期 |
5 |
孙涛,宋坤改,林赴田,刘忠敏,姜国华;地红霉素药代动力学研究[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1年02期 |
6 |
谢海棠,黄晓晖,孙瑞元;国内外常用的药代动力学软件介绍[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1年04期 |
7 |
刘晓红,张兰桐;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的测定方法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概况[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
8 |
刘永;尿中氧氟沙星药代动力学的测定[J];现代医药卫生;2002年03期 |
9 |
刘晓琰,孙黎,费艳秋,曹惠明,祝德秋,王平全;国产盐酸西替利嗪片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国药房;2002年07期 |
10 |
刘昌孝,陈拯民,顾以保,蔡永明,高连用,曾勇,李全胜,张英起,赵宁,王增禄;小鼠注射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的药代动力学[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
11 |
;全国新药药代动力学学术研讨会[J];中国新药杂志;2004年07期 |
12 |
张友九,许玉杰,朱然,胡明江,李建祥,陈跃进,王道锦,周立人,范我;重组人肿瘤坏死单抗白细胞介素2融合蛋白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实验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5年08期 |
13 |
汪淑芳;曾宪垠;;蛋白质多肽类药物药代动力学及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J];西北药学杂志;2006年04期 |
14 |
王进;肖永红;张薇;吕媛;康子胜;张明;刘燕;夏亚红;李天云;;多剂量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7年01期 |
15 |
艾华;王广基;顾轶;孙建国;郝海平;;超高效液相色谱在现代药代动力学中的应用[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
16 |
赵侠;孙培红;周颖;刘玉旺;张慧琳;顾景凯;崔一民;;健康男性多次口服爱地那非片的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9年02期 |
17 |
;药代动力学、制剂和方法(英文)[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09年04期 |
18 |
董宇;赵兰英;吴萍;王阶;;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的特征及其国内外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年01期 |
19 |
张文彦;刘灿仿;贾庆忠;;新型钾离子通道开放剂瑞替加滨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现状[J];河北医药;2012年14期 |
20 |
李新刚;赵志刚;;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年0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