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吕晓霞,李建军,蒋蔓;Zr_(65)Al_(7.5)Ni_(10)Cu_(15)Co_(2.5)合金的比热和热力学函数[J];吉林工业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7年02期 |
2 |
庄艳歆,赵德乾,张勇,汪卫华,潘明祥;锆基大块非晶合金玻璃转变和晶化的动力学效应[J];中国科学A辑;2000年05期 |
3 |
彭德林,沈军,孙剑飞,陈玉勇;氢对锆基块状非晶玻璃转变及晶化动力学的影响[J];金属学报;2003年10期 |
4 |
魏炳忱,汪卫华,赵德乾,张勇,闻平,潘明祥,胡文瑞;硬磁性Nd_(60)Al_(10)Fe_(20)Co_(10)大块金属玻璃的玻璃转变和晶化过程[J];中国科学A辑;2001年04期 |
5 |
佟振峰,邵跃锋,王亚平,孙军;压力诱发结构驰豫对Zr_(55)Cu_(30_Al_(10_Ni_5大块非晶合金玻璃转变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4年09期 |
6 |
陈志浩,刘兰俊,张博,席赟,王强,祖方遒;Zr-Al-Ni-Cu(Nb,Ti)大块非晶玻璃转变的动力学性质[J];物理学报;2004年11期 |
7 |
吴文飞,姚可夫,赵占奎;脉冲电流对Zr基大块非晶玻璃转变行为及晶化动力学的影响[J];科学通报;2004年22期 |
8 |
陆昌伟,奚同庚,杨雪华,陈云仙,杜新民,沈定坤,吕文生,周世珪;添加二甲亚砜SiO_2─PbO─B_2O_3系统凝胶──玻璃转变过程的热质联用实验研究[J];化学世界;1996年S1期 |
9 |
贺自强;王新林;全白云;;非晶态合金的形成及研究进展(二)[J];金属功能材料;2006年01期 |
10 |
纪秀林;李洪彬;;玻璃形成能力的表征与预测[J];材料导报;2011年05期 |
11 |
庞德兴,王景唐,丁炳哲,李智贤;非晶态Se的玻璃转变[J];金属学报;1989年05期 |
12 |
彭德林,孙剑飞,沈军,陈德民,王刚,陈玉勇;Zr_(41.2)Ti_(13.8)Cu_(12.5)Ni_(10)Be_(22.5)合金凝固过程热力学[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3年05期 |
13 |
邹辉,王敬丰,柳林;预退火时间对Pd_(40)Cu_(30)Ni_(10)P_(20)玻璃转变及晶化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4年06期 |
14 |
谭肇升,张邦维,张恒;非晶合金Cu_(77)Ni_8Sn_8P_7的玻璃转变和晶化激活能[J];稀有金属;1992年01期 |
15 |
周畅然,徐坚;添加AlN对机械合金化Zr_(65)Al_(7.5)Cu_(17.5)Ni_(10)非晶态合金热稳定性的影响[J];材料研究学报;2001年03期 |
16 |
李工,王文魁,李工,孙力玲,王文魁,孙力玲;Zr_(41)Ti_(14)Cu_(12.5)Ni_(10)Be_(22.5)非晶形成合金在落管中的无容器凝固[J];科学通报;2002年18期 |
17 |
喻更生,李伏,魏炳忱,马蓦,林建国;Nd_(60)Al_(10)Fe_(20)Co_(10)金属玻璃的变形行为[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5年03期 |
18 |
曹扬;陈光;盛婧;陈国良;;Nb对Zr基块体金属玻璃形成能力与显微硬度的影响[J];有色金属;2011年01期 |
19 |
赵作峰,张志,李正,闻平,赵德乾,潘明祥,王万录,汪卫华;新型Pr基大块非晶及其特性研究[J];物理学报;2004年03期 |
20 |
王敬丰,柳林,邹辉,蒲健,肖建中;大块金属玻璃Pd_(40)Ni_(10)Cu_(30)P_(20)结构弛豫的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5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