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淀粉/玉米秸秆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仿生层构板材

张伏  
【摘要】: 使用生物降解材料是抑制塑料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以及缓解石油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本论文工作在观察和研究四种昆虫鞘翅内部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种昆虫鞘翅内部结构的纤维增强模型;将皮穰处理后的玉米秸秆外皮经机械粉碎制得玉米秸秆纤维,作为秸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主要纤维原料;在利用生物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对普通淀粉颗粒和变性淀粉颗粒形状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糊化方法制备了普通玉米淀粉胶黏剂,研究了其流变性能,并对其流变性能数据非线性回归得到普通玉米淀粉胶黏剂的流变模型。基于正交试验L9(34)优化了交联玉米淀粉胶黏剂,以木材胶接的压缩剪切强度来衡量交联玉米淀粉胶黏剂的粘结性能;在研究秸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基础上,设计制造了移动式压模结构模具。利用试验设计方法和依照昆虫鞘翅的内部结构模型研究几种秸秆纤维复合材料及秸秆纤维仿生复合板材的弯曲性能,并对其进行了优化及对比分析,仿生结构的采用对提高秸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研究了各种秸秆纤维复合材料的吸湿率曲线,归纳总结出吸湿率模型和吸湿率速率模型,对各组秸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不同的相对湿度下的吸湿率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针对每组秸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耐湿性较好的复合材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对进一步提高秸秆纤维复合材料的耐水性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论文的研究工作对生物降解复合材料特别是秸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志贤;戴振东;;甲虫生物材料的仿生研究进展[J];复合材料学报;2008年02期
2 ;俄文提录[J];纤维复合材料;1981年04期
3 虞丽贞;;仿生学与军事发明[J];民防苑;2004年05期
4 贾君;任露泉;丛茜;;仿生食品工程学的研究[J];粮油加工;2006年01期
5 徐林林;唐艳茹;;仿生物矿化过程合成无机/有机复合体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6 杨继欣;张前枝;;仿生学在作战防护军服中的应用[J];中国个体防护装备;2010年02期
7 勤宝;;纳米仿生学的应用[J];纺织装饰科技;2007年04期
8 徐楠,陈举华;基于仿生学的材料疲劳损伤修复研究进展[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4年02期
9 钱樨成;;纳米仿生学应用的几个实例[J];纺织服装周刊;2007年39期
10 张永俐;;嵌壁开关用复合电接触材料的研制[J];功能材料;1984年05期
11 周胜,储才元,严灏景;层状复合材料介电性质与体积分数关系的研究[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12 袁鸽成,杨安宸,娄燕雄;Al-Sn-Si/Al/steel层状复合材料的变形复合行为及机理[J];机械工程材料;2002年10期
13 范尧明,张培高;仿生学在化学纤维开发中的应用[J];中国纤检;2004年07期
14 朱爱辉;吕新矿;王快社;王训宏;;Cu/Mo复合材料研究进展[J];中国钼业;2006年01期
15 闫学玲;;仿生学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作家;2010年10期
16 雷虎;崔舜;周增林;康志君;林晨光;李明;李增德;;Cu/Mo/Cu平面层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粉末冶金技术;2011年03期
17 王静梅,姚松年;生物材料及其仿生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材料研究学报;2000年04期
18 李大为,盂凡雨,马占山;机器人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2003年06期
19 蔡宁,翟俊宜,施展,刘刚,林元华,南策文;PZT/Terfenol-D/PVDF层状复合磁电材料谐振特性[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5年05期
20 王宝柱;黄微波;卢敏;刘东晖;陈酒姜;;减阻降噪技术的最新进展[J];现代涂料与涂装;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伏;佟金;周江;杨欣;马云海;;四种昆虫鞘翅断面的超微观结构及仿生模型[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2 古菊;李雄辉;陈方亮;贾德民;罗远芳;程镕时;;纳米微晶纤维素的改性及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3 孙红梅;林坚;汪晓峰;景新明;郑光华;辛霞;;两种淀粉类种子超干保存最适含水量的研究[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4 谭颖;徐昆;王丕新;;淀粉基核壳纳米微球的制备与表征[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5 石锐;朱爱臣;陈大福;袁润英;张立群;;引导组织再生用多孔PVA/淀粉薄膜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6 蒋梁鹤;郑学明;尚会建;允川;;淀粉废水生物处理方法研究进展[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下)[C];2009年
7 陈蕾;陆冲;李勇锋;程树军;;织态结构对淀粉/聚己内酯共混材料性能的影响[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王占东;;淀粉类超吸水性树脂研究进展[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9 邓洁璇;姜颖;范耐茜;黄中子;李永峰;;高分子絮凝剂改性淀粉的制备及其性能[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上)[C];2009年
10 杜夕彦;门永军;刘正平;;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中制备玉米淀粉接枝苯乙烯共聚物[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1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伏;淀粉/玉米秸秆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仿生层构板材[D];吉林大学;2007年
2 杨志贤;甲虫鞘翅材料微结构、力学性能及联接机制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3 师俊玲;蛋白质和淀粉对挂面及方便面品质影响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4 汪秀丽;聚对二氧环己酮/淀粉生物降解高分子共混物的制备原理与结构性能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郝陶群;基于仿生学视角的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理论及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宋贤良;利用淀粉原位凝固胶态成型高性能陶瓷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3年
7 尚欣;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及仿生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8 吴俊;淀粉的粒度效应与微细化淀粉基降解材料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9 武海良;基于微波场中的淀粉固相接枝浆料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4年
10 宋波涛;马铃薯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小亚基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恒;小麦淀粉糊化特性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5年
2 赖红伟;超强吸水剂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王立元;淀粉—纤维降解包装材料及其性能的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05年
4 郭春景;膨润土的改性及其对Cu~(2+)的吸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周磊;微波辅助下新型絮凝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6 张文峰;淀粉/聚已内酯可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7 夏小翔;GLZ2:拟南芥葡萄糖信号传导途径中的重要基因[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4年
8 何桂芳;东方百合鳞茎打破休眠和低温冷藏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张文德;谷氨酸棒杆菌海藻糖合成相关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10 江照洋;SA-IP-SPS互穿网络高吸水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树华 赵志勇 徐哲普;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N];石家庄日报;2006年
2 驻站记者 高建祥;多伦县整顿淀粉加工企业[N];锡林郭勒日报;2007年
3 记者 周洲;土豆身价暴涨 愁坏淀粉企业[N];国际商报;2010年
4 张芙蕖;年产60万吨淀粉项目工程建设完成30%[N];铁岭日报;2008年
5 蒲昭和;常吃淀粉类食物可明显降低肠癌发生率[N];人民政协报;2001年
6 ;开发野生植株淀粉大有前途[N];科学导报;2005年
7 叶子;浅谈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应用和发展[N];中国食品报;2010年
8 记者 张笑娟;我市叫停小淀粉加工企业[N];平凉日报;2008年
9 ;淀粉:新机遇等着你[N];中国质量报;2003年
10 副研究员 蒲昭和;淀粉与肠癌有何关系[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