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草素抗结核分枝杆菌作用机制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摘要】: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的全球性疾病。结核疫苗及抗结核药物现已应用了数十年,但控制结核病仍是一件很棘手的问题。同时,艾滋病等疾病的出现加速了结核病的流行,随着耐多种药物的结核分枝杆菌(MDR-TB)的蔓延,现迫切需要发现、研制出新的高效抗结核药物。
蛋白质组学在医学和生物制药方面具有发现新分子药物靶点、生物标志物的巨大潜力,蛋白质组学是基因组和药物研发之间的桥梁。蛋白质组学研究不仅有助于发现治疗的可能靶点,而且将明显提高药物发现的效率。
本研究通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茜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对化合物进行了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茜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鉴定结论为1,2-二羟基蒽醌(茜草素)。分别用不同浓度茜草素做体外抑菌实验,发现茜草素浓度为400μg/ml即可明显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生长。
本研究还利用二维凝胶电泳技术对茜草素作用前后的结核分枝杆菌全细胞蛋白表达谱进行分析。发现作用前后的多个差异蛋白质斑点,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其中的数个蛋白质进行分析鉴定,其中6个获得明确的肽质量指纹图谱,通过在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分析,确定蛋白质性质及功能。
总之,本文利用比较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对茜草素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全细胞蛋白表达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发现了茜草素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的相关机制,初步阐明了结核分枝杆菌中有表达差异的蛋白质在茜草素治疗结核病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可能性,并且为下一步的药物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和结核分枝杆菌新药靶的发现提供了依据。同时也显示了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来研究药物对致病菌的作用机制是一条非常有前景的道路。
|
|
|
|
1 |
吴为群,张扣兴,严英硕,谢灿茂,容中生;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耐药基因katG点突变的快速检测(英文)[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3年03期 |
2 |
叶松,王晓秋,许礼发;煤工尘肺结核合并肺癌结核分枝杆菌L型感染1例报告[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4年06期 |
3 |
乔世岩;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五种方法的比较[J];实用医技杂志;2005年02期 |
4 |
包佳玲,乐军,田野苹,杨燕萍,王洪海,刘丽蓉,闵彦;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源树突状细胞的蛋白质表达谱[J];微生物学报;2005年03期 |
5 |
戴俊华,康向东,吴蓉,吴译筠;上海市普陀区1996~2003年间原发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耐药性分析[J];检验医学;2005年05期 |
6 |
蒋毅;张丽水;赵秀芹;黄明翔;刘志广;王琳;董海燕;万康林;;MLVA技术用于福建105株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分型的初步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7年01期 |
7 |
高桂华;刘玉娥;柏海兰;陶墨奎;高亚春;杨华;;双向培养基快速分离培养结核分枝杆菌研究[J];江苏预防医学;2008年01期 |
8 |
孔杰;陈森州;王险峰;陈建宏;梁爽;;从讲授结核分枝杆菌内容探讨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改革[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S1期 |
9 |
柳正卫;何海波;;应用噬菌体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药敏的效果评价[J];浙江预防医学;2009年01期 |
10 |
孙文长;;以内含肽为靶点的结核分枝杆菌抑制剂的筛选[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9年07期 |
11 |
王文;周伟杰;窦泽燕;吕洪清;;2004~2007年青岛市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
12 |
王金富;王艳;;208株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0年02期 |
13 |
周先蓉;曾令蓉;熊昌平;;一起非结核分枝杆菌导致医院感染与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年03期 |
14 |
李登瑞;杨永辉;孙巍;;结核病的先天性免疫与TLR2/4/9的关系[J];中国防痨杂志;2011年03期 |
15 |
董海燕;张建中;万康林;;结核分枝杆菌毒力相关因子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11年06期 |
16 |
蔡建斌,梅国华,潘慧可,杨平,丁晓华,刘薇茜;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结核杆菌的临床应用[J];临床检验杂志;1993年03期 |
17 |
李晓明;庄玉辉;苏新;黄容蓉;李国利;张敦熔;王瑰;;抗结核分枝杆菌单克隆抗体用于结核杆菌抗原分析、鉴定及检测的研究[J];传染病信息;1997年02期 |
18 |
吴龙章,谭守勇,蔡杏珊,潘美玉;氧氟沙星对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抗菌活性观察[J];广州医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
19 |
范国清
,孔亮;欠发达地区住院患者中潜在的结核分枝杆菌菌血症[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0年02期 |
20 |
王霞芳;肺结核病人耐药情况分析[J];抗感染药学;2000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