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磁感应理论的极地海冰厚度探测研究
【摘要】:
海冰作为地球冰雪圈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在海冰变化的研究中,海冰厚度是最重要的核心参数之一,也是海冰参数中最难测量的参数之一。本文介绍一种能够高效探测海冰厚度的电磁感应方法。该技术针对海冰和海水的电性差异,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精确探测仪器至冰水交界面的距离,以实现海冰厚度的测定。野外测量工作分别在南极与波罗的海北部的波西尼亚湾展开,并以冰面直接观测方式、船载悬挂方式和机载悬挂方式对不同区域内的海冰厚度进行探测。在获得实际数据后,通过电磁感应仪器观测的视电导率与同点位钻孔测量数据对比分析,建立了视电导率与海冰厚度的转换关系,并以均匀半空间模型和二层模型的正演计算解释说明,实现了对海冰厚度的换算。文章最后给出了探测研究得到的海冰厚度剖面,并对其做了误差评价和统计分析,证明了利用电磁感应方法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有效的测定海冰厚度。
|
|
|
|
1 |
黄润恒,王强,金振刚;渤海海冰卫星遥感监测业务系统[J];海洋预报;1991年03期 |
2 |
金亚秋,张俊荣,赵仁宇;海冰微波辐射的数值模式和遥感实验测量[J];遥感学报;1992年01期 |
3 |
俞慕耕,彭义平;北欧海冰概况[J];海洋预报;1995年02期 |
4 |
余加艾,陈伟斌,王仁树,刘钦政;海冰数值预报在海洋开发中的应用[J];海洋环境科学;1998年01期 |
5 |
白珊,吴辉碇;渤海的海冰数值预报[J];气象学报;1998年02期 |
6 |
赵玉春,孙照渤,王叶红;南、北极海冰的长期变化趋势及其与大气环流的联系[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
7 |
季顺迎,岳前进,赵凯;渤海海冰动力学的质点网格法数值模拟[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3年06期 |
8 |
董须瑜,孙延维,金洪太;用雷达观测海冰[J];海洋环境科学;1983年01期 |
9 |
秦大河;南极洲乔治王岛长城湾一年生海冰的发育特征和物理性质[J];冰川冻土;1991年02期 |
10 |
黄耀荣;海冰增长解析模式评述[J];气象科技;1994年03期 |
11 |
朱永春,黄士松;包含水分循环和海冰物理过程的气候模式及气候因子对海冰变化的影响[J];气象科学;1995年04期 |
12 |
李林普;海洋环境专题讲座 第四讲 海冰与冰荷载[J];中国海洋平台;1995年05期 |
13 |
李志军;芬兰海冰研究机构简介[J];海洋环境科学;1996年01期 |
14 |
李志军,康建成;北极生长的多年海冰晶体结构分析[J];冰川冻土;2001年04期 |
15 |
刘纪元;卫星遥感海冰监测技术研究课题通过验收[J];海洋预报;2001年01期 |
16 |
岳前进,季顺迎,于学兵;局地海冰数值预测的冰激结构响应计算[J];海洋工程;2003年02期 |
17 |
史培军,顾卫,谢锋,袁艺,景贵飞;辽东湾冬季海冰资源量的空间分布特征[J];资源科学;2003年03期 |
18 |
李培顺;海冰船舶调查有关边缘冰情判别[J];海洋预报;1995年03期 |
19 |
李志军,张占海,董西路,卢鹏;北极海冰生消过程关键指标的观测新技术[J];自然科学进展;2004年09期 |
20 |
张林,程展,任北期,李同娟;南极普里兹湾海冰数值模拟试验[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0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