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例咽旁间隙肿瘤的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熟悉咽旁间隙的解剖特征及其与肿瘤的关系,探讨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高咽旁隙肿瘤的诊治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5月~2008年2月我科收治的咽旁间隙肿瘤44例,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外科径路及手术后并发症。
结果:发病率最高的年龄为31~50岁,约占本组病例的44.19%。咽旁间隙肿瘤的病理类型较多,良性肿瘤31例(神经鞘膜瘤17例、多形性腺瘤10例、血管瘤1例、假性动脉瘤1例、纤维瘤2例),其中以神经鞘瘤所占比例较大,约38.64%;恶性肿瘤13例(转移性鳞癌6例、血管外皮细胞瘤1例、恶性淋巴瘤3例、纤维肉瘤1例、横纹肌肉瘤1例、恶性脑膜瘤侵袭咽旁间隙1例)。术前行超声、CT、MRI等辅助检查,较清晰显示病灶情况。采取经口咽及经颈侧入路为主的手术方法,7例肿瘤复发,再次手术治愈5例,其余均一次性手术治愈。
结论:咽旁间隙肿瘤临床表现复杂,病理类型多样,早期诊断较难,除临床症状及体征外,还需结合CT、MRI等影像学辅助检查,以帮助早期发现肿瘤,提高咽旁间隙肿瘤的早期诊断,又可为手术径路提供重要的参考意见。根据病变的部位、侵及范围及病理类型,进行综合的术前评价,选择适宜的手术术式,防止或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
|
|
1 |
朱旭东,席建设;咽旁间隙神经源性肿瘤12例报告(摘要)[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997年02期 |
2 |
;咽旁间隙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8年05期 |
3 |
任迎春,何若吉,张俐娟;不同射野治疗鼻咽癌咽旁间隙肿物消退情况比较[J];实用肿瘤学杂志;1995年01期 |
4 |
王雅棣,周道安,高淑珍,万钧;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与咽旁间隙的关系[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1996年03期 |
5 |
马秀芬
,郑家伟;咽旁间隙肿瘤[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6年03期 |
6 |
郭军,邓仕莉;左咽旁间隙巨大混合瘤1例[J];四川医学;2002年06期 |
7 |
王延安;国际文摘[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5年02期 |
8 |
张恩罴,钱剑扬;鼻咽癌咽旁间隙的侵犯与放射治疗设计[J];癌症;1987年03期 |
9 |
;鼻咽旁间隙CT扫描─正常变异与肿瘤侵犯标准[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4年01期 |
10 |
周明光,汤建国,张雷,侯铁宁;咽旁间隙巨大混合瘤2例[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2年06期 |
11 |
喻勋菊;咽旁间隙坏死性筋膜炎并颈动脉闭塞和偏瘫[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1985年01期 |
12 |
张恩罴,钱剑扬,曾祥发,董蓉;鼻咽癌咽旁间隙的侵犯与放射治疗设计[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1988年02期 |
13 |
李醒予,唐耀华,杜少云;CT诊断鼻咽癌的临床价值探讨[J];衡阳医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
14 |
陈宪,夏康适;咽旁间隙肿瘤CT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5年12期 |
15 |
张治成!463000河南驻马店,高学瑞!463000河南驻马店,林汉文!463000河南驻马店,邹伟云!463000河南驻马店;咽旁间隙神经源性肿瘤15例[J];人民军医;1999年04期 |
16 |
刘庆坤;左咽旁间隙巨大结石1例[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1年01期 |
17 |
葛俊恒
,胡俊兰
,赵瑞利;咽旁间隙肿瘤45例疗效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02年08期 |
18 |
付尚志;李万平;;咽旁间隙炎性假瘤1例[J];临床军医杂志;2008年05期 |
19 |
鞠远福;侵及咽旁间隙的腮腺深叶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J];口腔医学;1997年04期 |
20 |
王永功!450003郑州,崔广庆!450003郑州,刘青青!450003郑州;侵及咽旁间隙的腮腺深叶肿瘤[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1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