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综合征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摘要】:
【研究目的】
探究代谢综合征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稳定性的影响,及MMP-2、Apo-A1、Apo-B与冠心病的关系。
【方法】
将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且资料完整的270例病人分为代谢综合征组及非代谢综合征组。比较两组间冠心病的患病率及冠心病中急性冠脉综合征所占的比例,并分别测量血清MMP-2、Apo-A1、Apo-B的水平。
【结果】
与非MS组相比,MS组冠心病的患病率明显增高(P0.05),且冠心病患者中急性冠脉综合征者所占的比例明显增高(P0.05)。无论是MS组还是非MS组,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血清MMP-2水平与无冠心病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患者血清MMP-2水平均明显高于无冠心病组(P0.05),与稳定型心绞痛组相比亦有明显增高(P0.05)。无论在MS人群中还是非MS人群中,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相比血清Apo-A1、Apo-B、Apo-B/Apo-A1水平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S合并冠心病者与非MS有冠心病者相比血清Apo-A1、Apo-B、Apo-B/Apo-A1水平的差别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代谢综合征促进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破裂的过程。
2、进一步证实了MMPs是预测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一个指标。
3、无论是在代谢综合征人群还是非代谢综合征人群中,ApoA1、ApoB、ApoB/ApoA1各项指标对冠心病均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而代谢综合征人群上述指标的改变更为显著。
|
|
|
|
1 |
耿稚江;;代谢综合征与2型糖尿病研究的最新进展[J];国外医学情报;2003年11期 |
2 |
林丽香;代谢综合征[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4年04期 |
3 |
江红接,邱中民,钟山;代谢综合征、脂肪肝患者常见伴发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04期 |
4 |
姚军;多囊卵巢综合征与代谢综合征[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年02期 |
5 |
王拥涛;陈雄辉;;代谢综合征和肾脏损害[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年23期 |
6 |
;“2008年全国代谢综合征研究进展高层研讨会”征文通知[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7年06期 |
7 |
玲子;;关爱心脑血管系列讲座(九) 激光——帮你远离代谢综合征[J];家庭医药;2008年02期 |
8 |
黄继忠;;代谢综合征的防治——读者来信[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9年02期 |
9 |
何晓琴;许胜敏;田和芳;;代谢综合征患者社区健康管理的效果观察[J];浙江预防医学;2010年02期 |
10 |
何宏继;;自拟转运煎治疗代谢综合征2例[J];中医杂志;2010年S2期 |
11 |
李明,H.U.Janka;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J];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1999年01期 |
12 |
杨明功;胰岛素不敏感综合征的临床及其治疗原则[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年01期 |
13 |
张静;葛兰素史克公司举办“控制代谢综合征保护血管脏器功能”专题讨论会[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年12期 |
14 |
王德玉,徐志瑛;论肝与代谢综合征[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01期 |
15 |
聂海,祝之明,闫振成,倪银星,赵志钢,张刚,杨华;高敏C反应蛋白与代谢综合征组分及靶器官损害的关系[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年12期 |
16 |
薛临萍
,柳洁
,康文娟;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筛查和健康教育[J];山西医药杂志;2005年04期 |
17 |
邹大进;超重和肥胖——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病因[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5年03期 |
18 |
郝清顺,杨传梅,周晶;代谢综合征合并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05年11期 |
19 |
周晶,俞淑静,费大东,邓莉,杨传梅,郝清顺,王专运;代谢综合征危险组分的干预研究[J];山东医药;2005年28期 |
20 |
Sola S.
,Mir M.Q.S.
,Cheema F.A.
,B.V.Khan,宁宁;依贝沙坦和硫辛酸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内皮功能并减少炎症标志物:依贝沙坦和硫辛酸对内皮功能影响的研究(ISLAND)结果[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2005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