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毛虫感染诱导的MCF-7乳腺癌细胞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
【摘要】:
本研究首先建立了旋毛虫感染诱导的抗MCF-7乳腺癌细胞的动物模型,采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成功构建了旋毛虫感染诱导的MCF-7乳腺癌细胞基因表达变化的cDNA消减文库,探索旋毛虫感染诱导的MCF-7乳腺癌细胞基因的表达变化。将BALB/c小鼠分为荷瘤11d前接种旋毛虫组和荷瘤11d后接种旋毛虫组。实验组小鼠分别接种不同剂量的旋毛虫,对照组皮下注射0.2mL生理盐水,每只小鼠的右后肢皮下接种4×106个MCF-7乳腺癌肿瘤细胞,并在荷瘤20d后剖检小鼠,测定小鼠体内肿瘤的体积、重量及抑瘤率,并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发现旋毛虫对BALB/c小鼠体内的MCF-7肿瘤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将两组间抑瘤效果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分析,荷瘤11d前接种旋毛虫组的抑瘤效果优于荷瘤11d后接种旋毛虫组,从而建立了旋毛虫感染诱导的抗MCF-7乳腺癌细胞动物模型。以该模型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肿瘤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SSH技术成功构建了旋毛虫感染后诱导MCF-7肿瘤细胞上调基因表达消减文库,克隆目的基因片段大小分布在200-500bp之间,20个阳性克隆经测序BLAST比对,获得差异表达的已知功能基因8个和未知功能基因4个,8个为重复检出基因,其中RB基因可能与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有密切关系。利用反向Northern杂交技术对所获得基因的特异性表达进行了验证。本研究为深入探讨旋毛虫感染诱导MCF-7乳腺癌细胞基因表达变化与旋毛虫抗肿瘤机理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
|
|
|
1 |
王文峰;汪欢;钱伟;侯晓华;;急性肠道旋毛虫感染后小鼠和大鼠内脏敏感性变化比较[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
2 |
斋滕奖,梅津和夫,刘兆铭;长春株旋毛虫的杂交实验及等电聚焦电泳图像所见(摘要)[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1987年04期 |
3 |
俞小淙;;7个毛线虫分离株的可溶性蛋白谱及同工酶酶谱的比较研究[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88年04期 |
4 |
雷莉,翟朝阳,田玉,陈盛文;旋毛虫cDNA文库的构建[J];实用寄生虫病杂志;1997年01期 |
5 |
邢杰,郭艳伟,李鹏,阎玉文,马平;旋毛虫感染大鼠血清中IgE水平的动态观察[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
6 |
原丽红,付宝权,刘明远,张亚兰,高飞,吴秀萍,李莲瑞,林本夫,卢强,陈启军,P.Boireau;旋毛虫编码新生幼虫p46 kDa抗原基因重组融合蛋白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性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5年03期 |
7 |
赵颖;杨世忠;邹洪斌;王学林;王岚;孙艳;刘明远;;旋毛虫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实验性小鼠肠炎模型的干预研究[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7年06期 |
8 |
赵志海;;旋毛虫在宿主肌组织中的幼虫分布情况研究进展[J];中国热带医学;2010年03期 |
9 |
华政辉;PCR法测定感染小鼠体内旋毛虫的重复顺序[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92年01期 |
10 |
曾凡龙,郭鄂平,王燕,宋明华;旋毛虫体外培养研究[J];医学动物防制;2003年03期 |
11 |
陈晓宁;赵蕾;王孝;杜娈英;罗军;王峰;;承德地区家畜旋毛虫及囊尾蚴感染情况的调查分析[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
12 |
杨益超;黎学铭;欧阳颐;谢祖英;;广西两地旋毛虫分离株5SrDNA序列分析[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7年03期 |
13 |
李莲瑞;吴秀萍;付宝权;卢强;王学林;刘明远;;旋毛虫新生幼虫脱氧核糖核酸酶Ⅱ基因家族的筛选和分析[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
14 |
刘莹;欧阳颐;黎学铭;杨益超;苏爱荣;张陆娟;;广西、云南、河南三省旋毛虫系统发生关系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09年05期 |
15 |
石恭芬,赵惠芬,郑思民;应用免疫酶染色试验检测家兔的旋毛虫实验感染[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0年05期 |
16 |
王文志;;河南省安阳市鼠肝毛细线虫、旋毛虫感染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0年02期 |
17 |
王济民;邱蔚六;陆昌语;;DMBA致金黄色地鼠颊囊癌动物模型及其应用[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86年03期 |
18 |
李玉晶;仇新全;李健英;吕律;;龋齿的动物模型及其应用[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1986年03期 |
19 |
Lal H
,乐伟东;与免疫功能失调相关的识别障碍:应用于药物研究的新动物模型[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87年03期 |
20 |
陈筱侠;汪建;;国际专题学术会议消息一束[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1989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