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走构油茶错—纳丁错新生代火山岩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摘要】:
自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以来,藏北地区发育了多期火山活动。同位素测年资料表明,羌塘地区火山活动以钠质碱性玄武岩开始,时代为60~44Ma,42Ma以来,北羌塘地区出现大量高Mg~#高钾钙碱性火山活动,其峰值年龄为42~37Ma。南羌塘高Mg#高钾钙碱性火山岩形成于35-31Ma,主要分布在纳丁错、走构油茶错一带。鱼鳞山-戈木错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则喷发于31-24Ma。羌塘高Mg#高钾钙碱性系列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组成以具有埃达克岩的高Sr低Y和HREE的强烈分馏为特征,有关该类岩浆的成因一直存在认识分歧,岩浆源区性质和岩浆产生过程与岩石圈的增厚减薄关系成为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研究中的重要科学问题。
通过对南羌塘新生代纳丁错、走构油茶错高Mg#高钾钙碱性火山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本文认为,纳丁错和走构油茶错火山岩为同源岩浆演化产物,时代为35-31Ma,岩石组合为橄榄玄武安粗岩、安粗岩、粗面岩;火山岩具有埃达克岩的重稀土强烈分馏和高sr/Y特征,原始岩浆为玄武质,火山岩的成分变化受岩浆AFC过程控制;原始岩浆起源于亏损的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地幔源区,具有软流圈地幔与岩石圈地幔的混源性质,岩浆产生与软流圈的上涌作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