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羌塘走构油茶错—纳丁错新生代火山岩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赵秀羽  
【摘要】: 自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以来,藏北地区发育了多期火山活动。同位素测年资料表明,羌塘地区火山活动以钠质碱性玄武岩开始,时代为60~44Ma,42Ma以来,北羌塘地区出现大量高Mg~#高钾钙碱性火山活动,其峰值年龄为42~37Ma。南羌塘高Mg#高钾钙碱性火山岩形成于35-31Ma,主要分布在纳丁错、走构油茶错一带。鱼鳞山-戈木错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则喷发于31-24Ma。羌塘高Mg#高钾钙碱性系列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组成以具有埃达克岩的高Sr低Y和HREE的强烈分馏为特征,有关该类岩浆的成因一直存在认识分歧,岩浆源区性质和岩浆产生过程与岩石圈的增厚减薄关系成为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研究中的重要科学问题。 通过对南羌塘新生代纳丁错、走构油茶错高Mg#高钾钙碱性火山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本文认为,纳丁错和走构油茶错火山岩为同源岩浆演化产物,时代为35-31Ma,岩石组合为橄榄玄武安粗岩、安粗岩、粗面岩;火山岩具有埃达克岩的重稀土强烈分馏和高sr/Y特征,原始岩浆为玄武质,火山岩的成分变化受岩浆AFC过程控制;原始岩浆起源于亏损的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地幔源区,具有软流圈地幔与岩石圈地幔的混源性质,岩浆产生与软流圈的上涌作用有关。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毛建仁;陶奎元;邢光福;赵宇;杨祝良;;中国南方新生代地幔柱活动的地球化学证据[J];地质论评;1999年S1期
2 邹天人;曹亚文;徐珏;於晓晋;夏凤荣;陈伟十;;塔里木盆地北缘新生代碱性玄武岩的地质地球化学[J];地质论评;1999年S1期
3 汪洋;;中国东北—华北新生代火山活动的深部动力学机制[J];地质论评;1999年S1期
4 余一欣;周心怀;徐长贵;吕丁友;魏刚;王桂华;;渤海海域新生代断裂发育特征及形成机制[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1年02期
5 张波;张进江;钟大赉;王晓先;曲军峰;郭磊;;喜马拉雅东构造结东缘碧罗雪山-崇山剪切带北段构造变形特征及构造意义[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1年07期
6 王锡魁;裘善文;宋长春;阿列克赛·库拉科夫;斯蒂潘·塔谢奇;埃弗吉尼·米亚斯尼科夫;;中国东北新生代火山活动与地热资源[J];地质论评;1999年S1期
7 石无鱼;;系列连载 史前巨无霸(一)[J];大科技(科学之谜);2011年09期
8 ;云南江城实施钾盐井钻探[J];化工矿物与加工;2011年09期
9 付勇胜;;标绘军旅人生——成都军区某“英雄测绘大队”纪事[J];中国测绘;2010年05期
10 杨福忠;罗良;贾东;祝厚勤;武龙;李夏;;印尼东爪哇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J];高校地质学报;2011年02期
11 王浩;毛传龙;;沉积盆地基岩的含油气问题[J];煤炭技术;2011年08期
12 王芝尧;苏俊青;钱茂路;刘志英;;走滑断裂作用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以歧口凹陷新生代断裂为例[J];岩性油气藏;2011年04期
13 李勇;莫宣学;喻学惠;黄行凯;和文言;;滇西“三江”地区高镁钾质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岩石学报;2011年09期
14 闫积惠;;山东蓬莱新生代玄武岩的构造背景及宝石找矿前景[J];地质论评;1999年S1期
15 尹宏伟;王哲;汪新;吴珍云;;库车前陆盆地新生代盐构造特征及形成机制:物理模拟和讨论[J];高校地质学报;2011年02期
16 徐向华;陈新军;雷鸣;李淑筠;周小进;武明辉;;华北南部地区石炭—二叠系勘探前景分析[J];石油实验地质;2011年02期
17 李强;;假洋品牌背后的消费心理——专访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副总经理肖明超[J];世界博览;2011年15期
18 李晓静;王振宇;张云峰;孙崇浩;;塔中隆起上奥陶统埋藏溶蚀特征及发育模式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19 熊振;李清河;王良书;周彩霞;;南京地区地球物理场与地震构造稳定性[J];地震学报;2011年05期
20 任晏黎;李珍;香玉;;俞学文: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J];科技创新与品牌;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铭;陈炜;舒军武;;中国新生代典型旱生被子植物的演化与发展[A];中国孢粉学分会七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黄礼良;;中国大陆地震成因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2年
3 何绍辉;;“为承认而斗争”: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问题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4 汪洋;;中国东部新生代岩石圈演化与大尺度构造和地貌格局的形成[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魏启荣;王江海;郑建平;;青藏东缘新生代两类高钾岩系的地球化学特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金建华;沈如江;廖文波;;海南岛新生代种子植物区系科的组成分析[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刘春;王家林;;数字地面模型模拟中国新生代地形倒转与古地形再造[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刘世天;卓黎黎;;犯罪学视阈内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研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吴新慧;;传统与现代之间——新生代农民工的恋爱与婚姻[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岳平;;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初探[A];犯罪学论丛(第七卷)[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锡斌;龙门山推覆构造带新生代热演化历史研究及其对青藏高原东缘隆升机制的约束[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2年
2 刘永春;在后现代性的地平线上[D];山东大学;2005年
3 翟文铖;生活世界的喧嚣[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寇香玉;新生代孢粉分析与古气候定量重建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5年
5 谢建华;南海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其成因数值模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6 柳蓉;东北地区东部新生代断陷盆地油页岩特征及成矿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林金辉;藏北高原新生代高钾钙碱性系列火山岩与壳—幔相互作用[D];成都理工大学;2003年
8 韩文霞;柴达木盆地新生代地层记录的亚洲内陆干旱气候演化[D];兰州大学;2008年
9 段志明;青藏高原腹地唐古拉山新生代地质事件及其对印—亚板块碰撞作用的响应[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10 吴磊;阿尔金断裂中段新生代活动过程及盆地响应[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娜;可能和必需[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2 于宝钗;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意识与行为[D];兰州大学;2007年
3 戴光莹;都市情境[D];中国美术学院;2004年
4 刘强;新生代农民工“融城”思想教育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5 邰成彬;大庆探区外围中、新生代地层序列与盆地演化[D];吉林大学;2005年
6 陶树果;新生代来沪农民工家庭消费结构的二元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会化;金沙江-红河构造带北段新生代高钾岩浆活动的~(40)Ar/~(39)Ar热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8 刘艳红;新生代阿尔金断裂带对柴西构造的控制和山体隆升对柴西沉积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5年
9 张颖春;“新生代”语文教师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10 俞国权;基于GIS的青藏高原新生代岩浆活动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倩;廉价劳动力还能继续“廉价”吗[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王平;为华人新生代“寻根”敞开大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3 九耳;新生代民工回“家”之路在哪里[N];中国社会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杨丽娜;新生代民工拷问社会流动机制[N];中国社会报;2005年
5 黄晴;也谈西方政坛新生代[N];人民日报;2010年
6 练洪洋;新县镇可圆新生代民工城市梦[N];广州日报;2010年
7 记者 缪雨 通讯员 马毓莉;“新生代禾商”将成“新生代经济”主力[N];嘉兴日报;2010年
8 记者 陈羚 通讯员 季光明;20条新政助新生代农民创业就业[N];泰州日报;2011年
9 鹿亭;团友网:新生代团购商城团转生活[N];中国计算机报;2011年
10 记者 崔财鑫 通讯员 麦彩霞 王敦滟 陈科全;新生代产业工人再获免费深造机会[N];南方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