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石寨地区早二叠世大石寨组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摘要】:
论文通过对内蒙古大石寨地区大石寨组火山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区域大石寨组火山岩的成分对比研究,确定了大石寨地区大石寨组火山岩的形成时代,探讨了火山岩的岩浆源区及性质,阐明了火山岩形成的构造环境。
区域大石寨组火山岩成分对比研究表明,内蒙古西拉木伦河缝合线以北地区的大石寨组火山岩南北方向上显示明显的成分极性特征,可划分出南、北两条不同成分的火山岩带。南带分布于满都拉-林西-阿鲁科尔沁旗一带,为岛弧拉斑系列和少量钙碱性系列的火山岩;北带分布于苏尼特左旗-西乌珠穆沁旗-大石寨一带,为钙碱性系列的火山岩,火山岩的空间分布明显受西拉木伦河缝合带的控制。区域地层学和同位素年代学资料认为大石寨地区大石寨组火山岩形成于早二叠世;火山岩岩石组合为高铝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和少量安山岩及流纹岩,属于亚碱性系列,具有钙碱性系列的演化趋势;火山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HSFE),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浆源区为受俯冲流体交代的地幔楔;火山岩具有安弟斯型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属性。区域大石寨组火山岩的成分极性特征暗示了早二叠世古亚洲洋板块向北俯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