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及刈割对白三叶克隆生长影响的研究
【摘要】:
本文以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正交实验,深入研究了施肥及刈割双因子干扰对白三叶构件密度、空间格局、形态及能量积累的影响,以及白三叶对施肥及刈割实验处理的生态响应。实验采用两种频次的刈割处理,即每10天(D10)和40(D40)天刈割一次;两种施肥处理,即施加磷肥(P)、施加钾肥(K);实验共设9个处理、5组重复,分别为CK、K、P、D10、D40、D10K、D10P、D40K、D40P。刈割时叶柄留茬高度为2cm,去叶强度为每次剪除3/4现有总叶片数量。实验研究结果表明:D40P处理组各构件密度、空间分布规模、能量分配以及总产量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和对照组;D10、D10K、D10P处理组的各测量指标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D40K、D40、P、K和CK处理组的情况大致相似,影响不显著。D40P对白三叶根的生长影响最为显著,而D40K对其影响不显著;单方面施肥对白三叶的产量影响不大;过度刈割会严重抑制白三叶的正常生长,降低种群的适应性,从而导致牧草产量的大幅度减少。
|
|
|
|
1 |
R.G.Thomas;仲志高;;夏季采摘对白三叶始花期的影响[J];草原与草坪;1982年03期 |
2 |
朱邦长;;中国的白三叶草资源[J];草业科学;1986年01期 |
3 |
陈立军,朱月山,葛宪生;梨园生草技术总结[J];浙江柑桔;2002年04期 |
4 |
Н·И·Лерелраво
,李强;白三叶草种子收获期[J];草原与草坪;1995年01期 |
5 |
杨丽莉,贾炜珑,张彦芹;影响白三叶草高频率植株再生因素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3年04期 |
6 |
侯相山;;三叶草栽培及应用[J];饲料世界;2006年Z1期 |
7 |
王焕英;;梨园种三叶草 投资少效果好[J];山西农业(致富科技);2007年09期 |
8 |
蔡新赟;;清水县黄土沟壑区苹果园间作白三叶草技术[J];甘肃农业;2011年09期 |
9 |
饶用夏;周健勇;杨肇琛;;白三叶在凉山州生态适应性的调查[J];中国草地学报;1983年04期 |
10 |
陈传芳,李义文,陈豫,白建荣,李辉,朱银锋,陈受宜,贾旭;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获得耐盐转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白三叶草[J];遗传学报;2004年01期 |
11 |
张跃林;;三叶草在果林中栽培及绿化作用[J];北方园艺;2006年06期 |
12 |
高肇东;王爱良;;红、白三叶草栽培与病虫害防治[J];养殖技术顾问;2009年01期 |
13 |
任爱芝;聊城市白三叶草病虫害的分布危害特点与防治[J];农药;2005年01期 |
14 |
齐鑫山,丁卫建,王仁卿,聂岩,田明英;果园间种白三叶草对土壤生态及果树生产的影响[J];农村生态环境;2005年02期 |
15 |
付社岗;胡明华;;果园白三叶草种植技术[J];西北园艺(果树);2010年06期 |
16 |
于长春;;优良牧草白三叶的高产栽培技术[J];科学种养;2011年05期 |
17 |
赵立鸷;罗琪;;果园种植白三叶草技术[J];农业知识;2001年05期 |
18 |
李师昌,刘胜元,李欣祥,刘瑞欣,原旭东;二斑叶螨对苹果园白三叶草的危害及防治调查[J];山西果树;2002年04期 |
19 |
阿孜古丽·阿衣甫;;白三叶草建植技术[J];农村科技;2010年06期 |
20 |
李勋;;桃园间作白三叶冬季覆盖试验[J];北京农业;2006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