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席夫碱的合成及表征
【摘要】:
席夫碱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含氮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因H.Schiff于1864年首先发现而得名,是通过醛与胺的缩合反应,生成具有甲亚胺基(azomethine)的产物R1R2C=NR3(R1,R2,R3,分别为H,烷基,环己基,芳香基或杂环),许多学者往往把形成的缩合反应产物中含有C=N-一类称之为席夫碱,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仍在不断开展该领域的研究工作,推陈出新,特别是在其合成结构与应用等方面均不断有引人注目的进展。
席夫碱合成相对容易,能够灵活的选择各种胺类及带有羰基的不同醛和酮进行反应,改变连接的取代基,改变给予体原子本性及位置,可开拓出许多从链状到环合,从单齿到多齿,性能不同,结构多变的配体,而且它还容易与大部分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席夫碱型大环配体,由于其配合物具有优越的热力学稳定性和动力学的惰性等特点,使之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都具有较好的研究前景,因而得以较快的发展。
席夫碱长期受到重视,因它的基本结构中含C=N-结构,其杂化轨道上的N原子具有孤对电子,所以赋予它重要的化学与生物学上的意义。此基团左右又可引入各类功能基团使其衍生化,从而在应用上独具特色。席夫碱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药理学和生理学活性,近年来一直是引人注目的研究对象。席夫碱类化合物及其配合物具有抗结核、抗癌、抗菌等药理作用,广泛应用于治疗、合成、生化反应(如酰胺基转移、脱羧、缩合、β2消除及外消旋反应)、催化、生物调节剂、热敏或者压敏材料中的染料、聚合物改性、分析试剂、螯合剂等方面。
本论文主要是以胱氨酸、L-半胱氨酸为底物,与直链醛、芳香醛合成了席夫碱型非大环化合物L1、L2和席夫碱型大环化合物L3、L4、L5、L6、L7、L8;并且用红外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质谱、元素分析对各种反应的产物进行表征与分析。
|
|
|
|
1 |
梅林;赖容;张科;;席夫碱合成研究进展[J];激光杂志;2010年04期 |
2 |
刘思远;韩相恩;张红;;席夫碱不同领域的应用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年11期 |
3 |
牛瑞民,朱小蓉,孙真荣,张迎超,苏建华,田禾;萘二甲酰亚氨基席夫碱类液晶材料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研究[J];光学学报;2003年01期 |
4 |
冯驸;胡卫兵;余爱农;黄廷能;刘胜茂;;2-氨基芴席夫碱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J];化学试剂;2008年01期 |
5 |
胡卫兵;冯驸;刘红霞;聂响亮;余爱农;黄立波;;三氨基芴席夫碱系列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J];应用化学;2009年04期 |
6 |
周红艳;王辉;黄立波;;3-硝基-4-氯苯氨缩3-甲酰基色酮系列席夫碱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
7 |
胡卫兵;冯驸;刘红霞;;2,4,7-三氨基芴席夫碱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J];化学试剂;2008年06期 |
8 |
白燕;孙晓红;刘源发;陈书哲;陈邦;;5-取代-4-氨基-1,2,4-三唑-3-硫酮席夫碱的合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
9 |
陶燕;孙晓红;刘源发;陈书哲;;含吡啶基取代三唑类席夫碱的合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
10 |
陈玉红;唐致远;童汝亭;王庆飞;;席夫碱结构对Cu缓蚀作用的影响[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07年03期 |
11 |
冯驸;胡卫兵;刘红霞;余爱农;;2-氨基芴席夫碱的合成及抗菌活性[J];应用化学;2008年08期 |
12 |
李荣;吴艳锋;吴水珠;;含席夫碱生色团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光学性能[J];化工新型材料;2006年09期 |
13 |
刘志莲;张书香;夏光明;梁志;高云华;;新型杯[4]席夫碱的合成及光致变色性质研究[J];有机化学;2009年11期 |
14 |
解正峰;张建中;刘方明;;双席夫碱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J];有机化学;2011年04期 |
15 |
何冰晶;蒋肖丽;;5-苯乙烯基-2-氨基-1,3,4-噻二唑及其席夫碱的合成和表征[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年01期 |
16 |
梁小蕊;梁承红;李荫;赵波;;几种席夫碱衍生物的荧光性质研究[J];新技术新工艺;2010年05期 |
17 |
唐子龙;张超逸;刘汉文;常书红;裴文丑;冯阳;;N-1,3,4-噻二唑基取代水杨醛Schiff碱的合成与表征[J];精细化工中间体;2010年04期 |
18 |
张思行;武现丽;戴志鹏;廖新成;卢建莎;;1,2,4-三唑双席夫碱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J];有机化学;2008年06期 |
19 |
何丽;程亮;李耀旭;吴莉;;呋喃甲醛乙二胺铜络合物的合成[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8年01期 |
20 |
刘红霞;张业明;朱雅兰;刘桥阳;吴风林;;水杨醛缩2-芴胺席夫碱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生物活性[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9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