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型导轨压电叠堆惯性驱动器的研究
【摘要】:
压电惯性驱动器作为压电驱动器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针对目前压电驱动器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将研究基于导轨的压电惯性驱动器及其闭环控制系统。主要工作如下:
1.研究了压电驱动器的特点、应用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压电驱动器控制系统应用研究现状。
2.研究了压电惯性驱动器设计理论基础。选择压电叠堆振子为驱动元件,提出了采用对称电信号激励压电叠堆振子,通过控制变化的摩擦力与惯性驱动力有序配合,实现压电惯性驱动器运动的研究方案。设计了柔性铰链调整机构,用于压电叠堆角度调整,从而提高压电惯性驱动器运动性能。同时选择V型导轨用于压电惯性驱动器的设计,并对V型导轨进行受力分析。这些基础研究工作为基于V型导轨压电叠堆惯性驱动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3.设计了基于V型导轨的压电叠堆惯性驱动器,研制了试验样机,对样机的基本性能进行了相关试验测试。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分别设计了基于90?V型导轨和基于120?V型导轨两种压电叠堆惯性驱动器,并研制了两种驱动器的试验样机,分别对两种基于V型导轨的压电叠堆惯性驱动器样机相关性能进行试验测试。
4.开发设计了压电惯性驱动器闭环控制系统。设计了压电惯性驱动器的步长反馈闭环控制系统和PID闭环控制系统,搭建试验平台,分别在两个控制系统控制下对驱动器进行步长控制试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闭环控制系统能够有效提高驱动器运动精度。采用模糊控制算法对PID参数进行在线整定。本课题从结构设计和控制系统开发设计两个方面对压电惯性驱动器进行研究,将为压电惯性驱动器的研究开辟新的途径,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
|
|
|
1 |
张希农,陈灵,李智明,张景绘;具有多点反馈的可控约束层阻尼[J];强度与环境;1998年04期 |
2 |
朱灯林;俞洁;;压电智能悬臂梁的主动振动控制[J];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学报;2005年04期 |
3 |
蔡金标;陈勇;严蔚;;基于三维有限元分析的压电阻抗模型及其应用[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年12期 |
4 |
林西强,任钧国;含压电片梁的静变形控制[J];应用力学学报;1998年04期 |
5 |
李克强,段飞,罗禹贡,张玉麟,黄尚廉,陈伟明;结构噪声主动控制原理及方法[J];声学技术;1998年04期 |
6 |
李书光,胡松青,张军;圆管状压电片低频接收电压灵敏度的一种简化分析法[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
7 |
林西强,任钧国;含压电片层合板的静变形控制[J];固体力学学报;1998年04期 |
8 |
林西强,任钧国;含压电片梁的振动控制[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
9 |
林西强,任钧国;含压电片层合板的振动控制[J];宇航学报;2000年01期 |
10 |
丁大成,牛勇;压电陶瓷复合振子的电声效率与振子压电片位置关系的实验研究[J];声学学报(中文版);1983年06期 |
11 |
林西强,任钧国;含压电片层合壳的有限元分析与控制仿真[J];计算力学学报;1998年03期 |
12 |
赵强;崔大付;王利;王海宁;刘长春;;无阀压电微泵的动态特性研究[J];压电与声光;2005年06期 |
13 |
许建平;用锥状厚压电片换能器的测量[J];应用声学;1990年02期 |
14 |
古渊,陈伟民,雷跃明,杨泽林,蹇开林,殷学纲,黄尚廉;压电减振机敏柔性板上的布片位置优化研究[J];压电与声光;1999年01期 |
15 |
周星德,韩晓林,吴慧新,汪凤泉;基于形状的复合材料层合板振动主动控制研究[J];振动、测试与诊断;2003年02期 |
16 |
路凯;周铁英;鹿存跃;刘涛;蔡海荣;易晓星;;金属方柱压电片复合微型超声电机的研制[J];声学技术;2006年03期 |
17 |
杨峰;王忠民;王砚;赵迎祥;;压电层对含集中质量的Beck杆稳定性的影响[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
18 |
孙超;赵德有;;基于声振耦合理论的压电智能板结构水下声辐射控制研究(英文)[J];船舶力学;2009年03期 |
19 |
汪承灏;夹心式压电换能器的参数对有效耦合系数的影响[J];声学学报(中文版);1981年03期 |
20 |
王江;徐卫秀;佟文敏;阳志光;罗亚军;牛红攀;张希农;;蜂窝板振动的主动控制实验研究[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8年05期 |
|